關鍵字:醫學教育
-
疫情過後與病毒共存 《記疫》留下台灣新冠抗疫備忘錄
健康養生 / 好讀精選2559隨著各國邊境解封,我們大幅度地脫離疫情的陰霾,學著與病毒共存。大塊文化出版《記疫》一書,從政治、經濟、醫療甚或是個人家庭等,幫助民眾記錄這段日子。 -
台大兒醫攜手輝瑞成立基因治療中心 為罕病患者找解方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155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兒童醫院攜手輝瑞大藥廠於今(23)日為建立國家級基因治療中心舉行合作備忘錄簽約儀式。台大兒童醫院院長李旺祚說明,先天性遺傳疾病其實並不罕見,全球罕病病友數目前已達3億人,但藥物發展卻仍面臨困境,近年來基因治療成為醫療發展趨勢,透過產學合作與國際資源接軌,將可提供患者更好的治療選擇,更可為基因遺傳型疾病患者帶來革命性的效益或救命關鍵,甚至可能根治疾病,扭轉希望。 -
華碩手持式超音波升級!支援4大系統 小巧方便助診斷
醫藥衛生 / 智慧醫療2556隨著智慧醫療興起,台灣品牌大廠華碩利用現有技術研發創新,為了擴大擴大使用情境及場域,旗下產品手持式超音波解決方案LU700 / LU710再進化,可同時iOS、Android、Windows、ChromeOS4大作業系統,輕巧方便攜帶,加上電池飽滿下可連續掃描4至5小時的特色,在後疫情時代將成為數位醫療蓬勃發展的助力。 -
成大醫院打造AI智能實驗室!24小時上機 加快治療速度
醫藥衛生 / 智慧醫療3122成大醫院引進了具備24小時上機優勢的「微生物檢驗自動化設備與影像掃描系統」,於7月架設完成,預計9月正式上線,可大幅提升檢驗效能,加快黃金治療速度。 -
臺大公衛學院副院長陳秀熙 卸下白袍實踐公衛理想
醫藥衛生 / NOW人物3897陳秀熙談起當初選擇脫下白袍,轉戰公共衛生社區服務的心情,有感而發地說:「這個社會仍需要加入一點異質性,要有不同跨領域的人才培育,才可維持台灣於健康醫療領域上保有的頂尖地位。」為讓健康醫療更多元,必須要有醫療背景的專業人士,逐漸引入其他理工文社範疇,而陳秀熙,就是在時代變化下,最早受到衝擊的一群。 -
成大培育人才締造產學佳績 世界大學影響力全球第38名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2776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今年進入第二屆,全球共89個國家857所學校參與,評比項目首度涵蓋17項SDGs。去年僅79個國家約556所學校參加,評比目只包括11項SDGs。今年參加學校以日本最多,其次是俄羅斯、土耳其、美國、英國等,台灣有也20多所學校。 -
台灣囝仔世界發光! 李柏錦當選世界醫學生聯盟會長
醫藥衛生 / NOW人物83李柏錦在台灣時間3月6日就藉由臉書,向師長與親朋好友分享榮譽和喜悅,謝謝每位支持與幫助過他的人,特別是陳建仁副總統的「大仁哥推薦信」。李柏錦熱心參與世界醫學生聯盟相關事務,2019年擔任台灣醫學生聯合會第31屆會長,也以世界醫學生聯盟亞太地區執行長的身分出席世界醫學生聯盟大會。 -
翻轉醫學教育 AI結合提升教學成效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358北醫和IBM組成的跨國研究團隊成員共13名,論文第一作者為萬芳醫院放射腫瘤科主治醫師陳俊佑,通訊作者為臺北醫學大學講座教授閻雲。發表「透過AI強化癌症實證醫學的教育」(Enhancing Evidence-based Medicine Skills in Oncology Training with Cognitive Technology)論文,於年會上獲得高度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