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醫療廢棄物
-
部桃群聚不排除「無症狀」感染 新冠廢棄物清運有標準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305昨(28)日指揮中心發布,第889例感染病毒基因定序結果,發現與其他確診者相同,能研判病毒來源相同。陳時中今日說明,已經可以確定第889例是在機構裡感染(桃園醫院),可說是1個媒介感染,不論是人或物都有可能,包含環境上人的移動接觸,或觸碰環境物體,也不排除其他無症狀帶原者傳染。 -
特管法擬增加細胞治療適應症範圍 腦麻患者可望受惠
醫藥衛生 / 生醫產業31341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幼兒發生腦性麻痺機率約在千分之2至5,傳統治療著重於最大程度改善患者的運動功能和行為能力;如今隨著再生醫學發展,國際間已有多項臨床結果證實,臍帶血移植對於治療腦麻兒童的安全性與有效性,其中最知名研究來自美國杜克大學的喬安‧庫茲伯博士(Dr. Joanne Kurtzberg)。庫茲伯博士自2005年開始進行臍帶血移植治療腦性麻痺,造福了上千名兒童,其最新臨床進展是利用手足臍帶血的異體移植治療腦性麻痺,期待為腦麻病童帶來全新治療機會。 -
年節大掃除 沒吃完的藥品記得這樣處理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4471食藥署指出,若是一般過期或變質的藥品、家庭常見用藥,如錠劑、膠囊,則可放在垃圾袋中,交由清潔隊處理,透過焚化爐高溫焚燒,就能妥善處理這些藥品。例如:沒吃完的感冒藥、在藥局自行購買的藥或成藥、一般處方藥,這些都屬於較低危害藥品,但也不可直接丟在馬桶,應該謹慎處理,先將藥品與外包裝分開,外包裝可回收,但應先塗黑個人資訊。 -
過期藥物別亂吃 社區藥局可代回收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2552換季時刻,許多人發現家裡留下不少冬天感冒服用後剩下的藥品,不知如何處理?食藥署向民眾宣導正確保存及處理藥品方式,避免環境汙染,維護民眾自身用藥安全。 -
攝護腺癌綠色療法 手術高風險患者新選擇
癌症新知 / 標靶治療3986台中榮民總醫院泌尿外科陳卷書醫師指出,傳統醫療帶來的醫療廢棄物主要有三種,分別為只供手術使用一次的器具如腹腔鏡穿刺套管、腹腔鏡止血槍、止血電刀等,用一次即丟的一般醫療耗材如紗布、針筒等,以及手術過程產生的人體滲出液、血水。 -
間質幹細胞移植 成功救治玻璃娃娃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53林口長庚醫院婦產部產科主任鄭博仁說明,門診一名孕婦在懷孕26周時,經超音波檢查、基因檢測,確診胎兒患有第四型先天成骨發育不全症。超音波顯示,胎兒只是在子宮羊水內翻身,就引發大腿及手臂骨折。 -
PVC醫療用品藏塑化劑 長期使用危害健康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278地球公民基金會台北辦公室主任李怡蒨表示,環保署將七種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列為第一、二類毒性化學物質,衛生署則比照歐盟訂定了其中五種塑化劑的每日耐受量「參考值」,但衛生署卻未能根據這參考值,管制塑化劑(尤其是DEHP)在醫療用品或食品包裝上的使用。 -
首例境外移入超級細菌!節目攝影師確為帶菌者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