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醫療負擔
-
今增4例Omicron 羅一鈞:完整接種疫苗後住院率偏低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315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今(23)日新增4例「Omicron」變異株確診,同時針對國際間研究報告作分析,分析中提到:Omicron感染者住院率比Delta低上很多。 -
4部會管轄24場域員工 規定12月17日前須打滿2劑疫苗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172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昨(5)日宣布由教育部、勞動部、經濟部與衛福部等4個部會管轄,總共有24個場所,不論公私立,在裡面服務的員工皆須打疫苗的政策,今(6)日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詳細說明。 -
骨髓抹片AI分類系統獲許可 判讀效率提升減輕醫療負擔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396台大醫院檢驗醫學部主任周文堅表示,台灣地區白血病、骨髓增生性腫瘤罹病人數逐年上升,2018年即有2550人,死亡人數達1100人,如何在早期正確診斷,提供治療,一直為血液腫瘤醫界亟欲突破的關鍵。 -
飼主關心的貓狗大小事 用品怎麼挑?生食還是飼料好?
健康養生 / 寵物健康3175從網友的討論熱詞中,可發現「領養」、「走失」等與「收養協尋」有關的熱詞頻繁出現,也常見網友於討論區請益領養流浪貓狗的文章,如有欲領養貓的網友提到「收養前需要確認家中環境,還要簽切結書」等。加上近年大多呼籲「以領養代替購買」,因此從「認養」、「收容所」等詞彙中,也可發現流浪貓狗的收容方式也受到討論。 -
青少年就開始喝酒易上癮! 恐致身體這些器官嚴重傷害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2308酒是生活中最常見的成癮物質,許多覺得自己只是小酌的人,往往在不知不覺中過量飲用。研究指出:男性以每週兩罐啤酒、女性以每週一罐啤酒為上限,若超過此標準,將毒害健康,不可不慎;若是太年輕就接觸酒精,則可能導致終身酒精成癮,無法戒除。 -
辯護「只出不進」策略駁「封院」 醫護人員負荷是關鍵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290部立桃園醫院群聚,再引爆台北市衛生局前局長邱淑媞,在18年前因SARS和平醫院封院爭議,邱淑媞批評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未能「封」住病毒,指揮官陳時中今(23)日下午回應,「只出不進」考慮到醫療量能與負荷,醫療人員高壓工作容易有很大疏漏;但晚間陳時中政策卻類似180度大轉彎。 -
2020年10大疫苗新聞 專家憂心台灣新冠疫苗研發落後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47台灣疫苗推動協會公布「2020年10大疫苗新聞」,新冠病毒疫苗包辦冠亞軍,10大新聞中7則新冠疫苗有關,調查發現,只有3分之2國人願意接種新冠疫苗,李秉穎擔心,若實際施打率不及3成,台灣將無法擺脫疫情威脅。 -
肩膀疼痛不舉 竟是貨運工作造成職業傷害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826花蓮慈院東區職業傷病防治中心暨職業醫學科主任劉鴻文表示,旋轉肌袖症候群是指肩膀處「旋轉肌群」的肌腱病變,可能出現的病變包含肌腱炎、肌腱撕裂傷或斷裂,其中以棘上肌病變最為常見,蔡先生就是屬於常見的右肩部棘上肌撕裂。造成原因除了自身疾病、退化外,工作中累積性傷害是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是需要時常將手臂、手肘高舉超過肩部的活動,或其他肩膀姿勢不良的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