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重症患者
-
Omicron可1傳10! 吳明賢提「重症清零」呼籲打疫苗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207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7)日邀請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出席,他以民間醫療院所代表之身分,強調目前的整體作戰方向為「重症清零、保持醫療量能」。 -
本土病例暴增打第3劑後可否免匡列隔離? 陳時中回應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312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說明今(6)日本土病例為281例;而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直言「高峰還沒到,或許很快就到了」。那麼台灣的醫療量能是否足夠?如果出現大量確診者,該如何因應?對此陳時中說明對策。 -
增48例境外移入 落地採檢輕症分流改20至49歲減負擔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130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7)日公布國內新增65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7例本土個案及48例境外移入。 -
你今天缺氧嗎? 選對血氧機讓你遠離「隱形缺氧」危機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70血氧機原理為血紅素中帶氧量對光線吸收的差異,在特定波長光線照射入皮膚後,視血紅素吸收情形來換算血氧濃度。指尖具有很多末梢血管,適合測量血氧,因此血氧機多夾在指尖上。 -
2021爆發大規模本土疫情 關鍵「疫」戰感謝防疫專家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742021年台灣爆發COVID-19大規模本土疫情,感染人數破萬,數百人死亡,在眾多醫護防疫人員、醫療院所攜手防疫下,化險為夷,度過難關,指揮中心上午在衛福部大禮堂舉行COVID-19「關鍵『疫』戰,感謝有您」頒獎典禮,共有79單位獲獎、134位獲頒感謝狀。 -
本土連4天零確診 10月5日起開放2項戶外戴口罩政策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44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疫情相對穩定,經過中秋節後的人口流動,疫情仍維持相當好,因此,10月5日起開放2項戶外戴口罩政策,原則為「空曠區域、保持社交距離,可不用戴。」 -
「累、喘、腫」只是老化? 心臟衰竭9成無法及早確診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59研究發現,超過1成死於新冠病毒的患者,死因與心臟疾病、心臟衰竭有關,專家提醒,常有「累、喘、腫」等症狀的民眾務必提高警覺。 -
兒童罕見癌藥將納健保 減少病童家屬每年600萬元負擔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2346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簡技張惠萍表示,在藥物共擬會議中,包含醫藥界、付費者代表、病友團體討論後,決定增加或擴增藥物給付,例如兒童罕見癌症用藥神經營養受體酪胺酸激酶(NTRK),可用在嬰兒纖維肉瘤、先天性中胚層腎瘤、唾液腺分泌性癌等,1名病童約需600萬元藥費,納入給付5年內每年約有10至23名病童能受惠,增加健保5700萬至1億元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