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重症風險
-
境外移入突破感染BNT最多 羅一鈞強調不代表保護力差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204今(15)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新冠本土與死亡個案沒有新增,境外移入上升4人都是突破性感染,Ct值高於30病毒量低;另統計境外移入突破性感染狀況,施打輝瑞BNT疫苗者人數最多;同時再確認3例感染新冠Delta變異株。 -
心臟病患接種mRNA疫苗 容易引發心肌炎、心包膜炎?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687根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COVID-19疫苗相關指引資料顯示,心肌炎是指心臟肌肉發炎,心包膜炎是包圍心臟周圍的纖維組織發炎。 這兩個情況可以單獨或同時發生(心肌心包膜炎),發病的原因主要為病毒感染(腸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等),也可能因其他原因(如免疫反應、細菌感染)引起心肌及心包膜的發炎反應。
-
幼童染新冠若重症會有肺纖維化? 胸腔科醫師完整說明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4843新冠肺炎(COVID-19)全球肆虐將要2年,Delta變異株出現,專家們發現發病族群有年輕化趨勢,傳染力也更高,新北市幼兒園群聚事件,是台灣首次在小小孩間病毒擴散,所幸至今未傳出重症個案,然而不僅新冠肺炎,一般細菌與病毒都可能引發嚴重肺炎,有可能導致纖維化等永久後遺症,嚴重度隨年紀有所不同。 -
自體免疫疾病患者能打新冠疫苗嗎? 施打前先做這件事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544台灣新冠肺炎疫苗施打種類增加,疫苗是否存在副作用成為話題。1名52歲類風溼性關節炎病人伍女士,日前預約施打新冠疫苗,接種後雖無發燒或痠痛,卻在1周後手腕關節腫脹疼痛,害怕得趕緊回院求助醫師。 -
急性白血病存活期僅4.1個月 健保今年再給付標靶藥物
癌症新知 / 標靶治療6286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是成年人最常見的白血病,好發於60歲以上長者。發病後,大量癌細胞會隨著血液循環到全身,對健康衝擊劇烈且病程發展快速。臺大醫院血液腫瘤科侯信安醫師說,過去40年來治療武器僅有化學治療或幹細胞移植,年長及共病症的體弱患者因難以承受標準化療的副作用,僅能降低治療強度,導致治療成果較差,存活時間僅有4.1個月。 -
「糖心蛋」染疫重症風險高 3大族群防疫不忘規律用藥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2589糖尿病關懷基金會執行長蔡世澤表示,糖尿病患者為腦中風、腦梗塞、心肌梗塞等急重症風險族群,如果感染新冠病毒,惡化成重症、住進加護病房,甚至死亡風險均較一般患者還高。 -
Delta病毒擴散強 年輕人染疫若重症菜瓜布肺跟一輩子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924今全世界都期盼疫苗施打率高能復以往生活,但Delta(印度變異株)出現,再次掀起病毒浪潮,根據日本NHK統計,日本7月31日新增病例最高峰4058人,8月開始也都在2至3千上下,讓人值得注意的是,20多歲感染者超過30%;台灣醫生評估,可能跟疫苗還沒打到有關,但疾病嚴重度有或許會比較低。 -
肌肉流失10%免疫力開始下降 強化保護力蛋白質要補充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2484本周因應疫情變化,公布許多新防疫政策,不僅疫情警戒降2級,也開放38歲以上民眾施打新冠疫苗。疫情雖趨緩,但社區中依然存在隱形感染者,外出仍有感染風險;此外,面對傳染力更強的Delta變種病毒,持續也有境外移入案例,我國尚未完全排除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