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量測腰圍
-
別讓代謝症候群毀健康! 6招破解「3高2害」代謝危機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563國健署宣布,為提升民眾對代謝症候群的認知,同時結合「2024島嶼生活節」,於113年9月7日至9月8日在基隆市和平島地質公園辦理「戰勝代謝症候群」闖關活動,歡迎民眾踴躍參加,一起打擊代謝症候群,掌握健康秘訣。 -
擊退代謝症候群! 國健署籲:4招保持「腰瘦」顧健康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544腰圍過粗是代謝症候群的評斷標準之一,據國民健康署2017至2020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20歲以上的民眾每2人就有1人有腰圍過粗問題。面對代謝症候群的威脅,國健署呼籲民眾,應從最容易掌握的腰圍開始。 -
別當假瘦子真胖子!除了體重、BMI 醫:這分析不能少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66別只看體重、BMI指數,想擁有健康體態,應該追求低脂肪、高肌肉。聯安診所健康管理中心主任洪育忠強調,瘦不代表健康,不少女生看來纖細,但身體組成分析報告卻顯示肌肉量不足,脂肪量太多,成為「假瘦子」、「隱形肥胖」。 -
10大死因多與它有關!量腰圍可預防 這族群尤其要注意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3044國民健康署109年成人預防保健服務資料顯示,40歲以上接受成人預防保健服務的民眾中,超過6成腰圍過粗,且有代謝症候群。 -
上班族年薪百萬不可及 腰圍破百引來代謝異常大有人在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168腰圍是判定代謝症候群最簡易的指標,也是最容易超標的項目,成年男性腰圍大於等於90公分,女性腰圍大於等於80公分,就代表腰圍過粗、腹部肥胖、內臟脂肪多。 -
減腰圍降低三高和代謝症候群 還會讓這種疫苗效果更好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308台大醫學院名譽教授蔡克嵩指出,自全球爆發新冠肺炎疫情的2020至2021年國際醫學期刊文獻索引摘要資料庫PubMed搜尋結果來看,三高慢性病前期的代謝症候群5項指標--腰圍過大之內臟脂肪、血壓、空腹血糖、空腹三酸甘油酯、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與新冠肺炎的關聯性研究即高達6千多篇,其中又以血糖、肥胖指數與新冠肺炎嚴重程度最高度相關。 -
台北市10大死因慢性病占7項 惡性腫瘤連續48年在首位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4110台北市衛生局表示,台北市10大癌症依序為女性乳房、攝護腺、肺支氣管及氣管、結腸及直腸、肝及肝內膽管、子宮體、甲狀腺、口腔口咽及下咽、胃、卵巢輸卵管及寬韌帶;攝護腺癌由106年第4位上升至第2位;年長男性或有家族史為攝護腺癌高危險族群,建議由疑似症狀應由醫師進行專業評估篩檢。 -
慢性病風險「腰」知道 調查:5成青壯族半年沒量腰圍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3239根據國民健康署106年成人預防保健服務資料分析調查,40歲以上受檢者中,35.5%有代謝症候群(男性35.5%,女性35.5%)。另根據107年健康促進業務推動現況與成果調查顯示,18至39歲超過半年沒量過腰圍有52.1%(男性51.2%,女性53.2%),40至64歲有50.8%(男性47.6%,女性53.9%),65歲以上有36.9%(男性36.7%,女性37.2%);而18至39歲從未量過腰圍有7.7%,40至64歲有13.8%,65歲以上有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