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量血壓
-
慢性病患勿受疫情影響擅自停藥 專家提醒注意事項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3126王英偉指出,不要讓血壓忽高忽低,成為防疫的缺口。中老年人以及慢性患者一定要每天在家裡測量血壓並紀錄在筆記本,或是使用手機下載相關健康管理軟體,逐一紀錄血壓數值。高血壓患者應天天記錄血壓起伏數值,除了瞭解血壓變化,就醫時,可以提供給醫師,作為給藥治療的參考依據,是否該換藥或是提高或降低劑量。 -
法樂琪創辦人不幸驟逝 研判心因性疾病是致命關鍵
健康養生 / 名人健康3929台灣高血壓學會理事長、台大內科教授王宗道說明,冬天是心肌梗塞和腦中風等急重症心血管疾病發生的高峰期。高血壓、高血糖等慢性疾病症狀通常不明顯,身體沒有異狀時,患者容易忘了吃藥,但只要氣溫偏低,血管容易收縮,就會突然發作。 -
冷氣團發威温差大 這些人禦寒措施沒做好恐心臟病發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4王宗道建議,中老年人應養成測量血壓的習慣,早晚均需測量,最好各測量2次,中間隔10分鐘,等於1天量4次血壓,這樣數值才較為客觀、準確。一般建議,血壓應低於140/90,如果血壓超過180/110,就應立即就醫。 -
高血壓患者做好自我管理 遠離併發症有訣竅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863林清煌提醒,高血壓的症狀並不明顯,民眾若時常感到頭暈脹痛、易倦怠,就可能是警訊,需要進一步量測血壓,並尋找可能導致血壓升高的病因。若家族有高血壓病史,建議40歲以上民眾養成量血壓的習慣,隨時追蹤自己的血壓變化。 -
日夜溫差大測量血壓不馬虎 專家提出722建議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480血壓非常容易變動,可能因活動、氣溫、心情等多種刺激變化,日本高血壓學會(日本高血圧学会)建議,1天最好在早與晚分別量1次血壓,早上是在起床1小時內,小便後、服用血壓藥、吃早餐前,測量前先平心靜氣坐著1至2分鐘,晚上則是在睡覺前,同樣測量前平心靜氣坐著1至2分鐘。 -
跨年溼冷轉乾冷 保暖攻略1張圖教你懂穿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6375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呼籲,民眾參加跨年出遊活動時,建議穿著保暖衣物,多注意頭頸部及四肢末端的保暖,如帽子、口罩、圍巾、手套、襪子及防滑鞋。穿著方式則以多層次穿著、洋蔥式穿法,可隨著溫度變化來穿脫衣物。至於最外層,選擇具有防水與防風功能之外套,且易於穿脫與合適肢體活動等衣物。 -
躍獅30有成創智慧藥局先鋒 結合數位科技全台第一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14022躍獅連鎖藥局總經理陳美孜表示,藥局是醫療流程最後一哩路,當醫生檢查完確定病因,決定治療方法開立處方後,民眾就會拿著處方箋到藥局領藥,如果有任何用藥疑問,就能直接提出,藥師就會用自己的專業,解釋藥物作用與副作用,有沒有需要注意事項等,有時諮詢時間比醫生還要長。 -
三高患者天冷運動要注意 這樣做可預防心臟病猝發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771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提醒,因為路跑時間多半在清晨,參加者除應充足睡眠、要吃早餐外,活動前的「熱身準備」更是不能輕忽,並且在路跑過程適當補充水份,若有不適應立即停止,尋求醫療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