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開顱手術
-
鼻過敏導致鼻水「共共流」 檢查竟發現罕見翼管神經瘤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3007才30多歲的張先生,從小就有鼻過敏症狀,吃東西不論冷熱,都會鼻水直流,連吃藥、噴鼻噴劑都無法改善。張先生原想放棄治療,但看到侄子嚴重鼻過敏流鼻水是透過翼管神經手術解決,重燃希望而就醫。 -
懷孕期間偏頭痛吃藥無效又怕傷胎兒 神經注射可望改善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437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神經部李怡蓁醫師表示,經過問診及神經學評估之後,幫胡小姐於大枕骨神經處注射局部麻醉藥物及少量類固醇,第2周治療見效後,頭痛次數及嚴重程度都大幅減少,只剩零星的幾次輕微頭痛,進入第3孕期後更是不再發作。 -
腦外傷急重症! 顱內壓監測器及時搶救腦損傷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9266人腦是人體中最複雜的器官,頭顱像是封閉的密室,一旦腦部因為外力引起的創傷、或因腦瘤、中風、腦部開刀後等因素,顱內壓力的平衡機制會受到破壞,導致腦壓升高,進而造成腦組織缺血及水腫,對大腦產生不可逆的長期性損害。 -
《流言終結者》亞裔班底驟逝 腦血管瘤無聲殺手奪命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929北醫附醫神經外科主治醫師羅文政表示,腦動脈瘤平時不會有明顯症狀,約4分之1患者平時會有些微頭痛,或視神經受到壓迫發生眼球歪斜,然而大部分出現腦血管瘤患者沒有特別不舒服,一旦腦血管瘤發生破裂,腦內就會大量出血,大多伴隨著劇烈頭痛,臨床上能觀察到蜘蛛膜下腔有血液徵兆。 -
突然出現類中風症狀 原來是乳癌腫瘤轉移至腦部
癌症新知 / 乳癌4235「轉移性腦瘤」是受到其他部位的癌細胞轉移至腦部才長出的腫瘤。黃國烽醫師說明,癌症患者發生腦轉移的機率約15至30%,雖然每種癌症都有轉移至腦部的可能,但最常見為乳癌、肝癌、肺癌、大腸癌等4種癌症。 -
腦瘤患者術後又遭逢肺癌腦轉移 標把新藥增加存活率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2703台灣肺癌學會理事長陳育民表示,最新癌症報告發現,肺癌死亡率蟬聯第1位,平均每1小時3分15秒就有1人死於肺癌,每年新增患者超過1萬4,000人,且死亡人數亦高達9,000多人。 -
全台首例聾啞患者清醒開顱 手語老師陪同溝通無障礙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972新北市立土城醫院副院長魏國珍上午接受媒體採訪表示,他指出,腦膠質瘤是常見的腦瘤,即使切除仍容易復發,如何腫瘤拿得乾淨,又能保有原有的腦部功能,這對醫療團隊是一大考驗,因此,腦腫瘤神經外科研發出清醒開顱手術。 -
告別自發性顫抖症 磁振導航聚焦超音波可改善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725神經內科醫師洪千岱表示,原發性顫抖係因神經退化,造成身體不同部位持續性顫抖,沒有具體的潛在原因,在老年人中最常見,但也可能發生在任何年齡。超過一半以上的原發性顫抖病人有家族遺傳病史,目前預估國內約有40萬名患者,其中有10萬人的症狀嚴重影響日常生活,除了無法準確握筆寫字、拿杯子容易把水灑出來,操作比較精密的事務,如拿鑰匙開鎖,對他們也是很大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