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關節
-
告別關節疼痛!微創人工關節置換術 助銀髮族舞動人生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5396人工關節置換後可用多久呢?梁峻銘院長提到,人工關節的使用壽命依材質與加工技術而異,健保給付的人工關節一般可用10至15年,自費選項則能延長至30年以上,目前人工關節可使膝蓋彎曲達130至140度,足以應付日常活動,如使用蹲式廁所,只要術後保養得當,人工關節的耐用性足以滿足大多數病患的需求。 -
疼痛只能靠吃止痛藥? 吃對食物也能幫助緩解慢性疼痛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6721身體長期疼痛,不只影響生活,更可能危及生命!「疼痛」是身體重要的生理反應警訊,董氏基金會提醒當疼痛持續超過3個月,就可能轉為慢性疼痛。許多人選擇忍耐或自行服用止痛藥,卻忽略了慢性疼痛可能帶來的嚴重後果。研究顯示,慢性疼痛患者罹患心肌梗塞和中風的風險顯著增加,死亡率也相對較高。千萬別輕忽身體的疼痛警訊,積極面對才能守護健康。 -
上班族半年體重激瘦46公斤 男子靠減重成功逆轉慢性病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1006232歲的黃先生是個上班族,從小學開始就受肥胖所苦。2年前他來到羅東博愛醫院醫學減重中心做減重諮詢,當時身高170公分,體重則高達120公斤。經過飲食調整及藥物治療,黃先生在半年內減去42公斤且未復胖。減重中心主任邱旭緯醫師表示,改善病態肥胖未必只能靠手術,量身規劃的藥物輔助療程也能成功減重、逆轉慢性病。 -
黃疸拖1個月!男子罹膽管癌3期 手術搭配化療穩住病情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720764歲的黃先生因漸進性黃疸持續1個月,且伴隨腹部悶痛、食慾不佳而就醫,經醫師詳細檢查後,診斷為肝門膽管癌(Bismuth type 4),但慶幸未發現遠處轉移,因此建議採手術切除治療。黃先生在術後恢復良好,於第10天順利出院,雖然病理報告顯示為第3期,經後續化療治療後,至今3年並無復發,也持續於門診定期追蹤。 -
10秒診斷神經退化疾病!AI步態分析 醫療領域3大潛力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7618只需走上幾步路,透過AI(人工智慧)協助,在10秒內分析步態,精準判斷是否罹患失智症、巴金森氏症等神經退化疾病。台北榮總、資策會、陽明交通大學腦科技計畫團隊共同研發「無標記動作捕捉系統」,成效顯著,將成神經退化性疾病患者診斷與治療的重要工具。 -
機場攔檢揪出確診!疾管署:新增3例屈公病境外個案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3079國內新增3例屈公病境外移入病例,疾病管制署今(18)日表示,1名菲律賓境外移入個案為20多歲女性,於入境時發燒經機場檢疫站攔檢及採檢送驗後確診;另2名印尼境外移入個案為50多歲男性及30多歲女性,於入境前即出現關節痛、肌肉痛等症狀,入境後仍有不適症狀至醫院就醫,經醫院通報採檢後確診。 -
天冷居家清潔小心椎間盤突出! 醫示警這些動作要避開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361佑德中醫診所院長張賜興醫師表示,椎間盤突出常見發生在頸部和腰部,其中又以腰部最為常見,尤其是在第4至第5腰椎以及第5腰椎和第1節薦椎之間,腰椎椎間盤常因外傷或退化而突出,若壓迫到脊椎神經,就會造成坐骨神經痛。椎間盤突出的主因包括:年齡退化、過度勞損、運動傷害、長時間低頭久坐,以及車禍、騎機車遇到窟窿撞擊、突然踩空或跌坐等外力因素所引起。 -
枇杷膏有2種!食品、藥品功效大不同 藥師教你1秒辨別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6962同樣是枇杷膏,價格也差不多,為何有些屬於食品、保健食品,有些卻是「藥品」級,具有止咳化痰功效,常讓消費者霧沙沙。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表示,藥品、保健食品的名稱或包裝相似,不少民眾混淆「藥品」與「食品」差別,以致延誤治療,建議購買前認明產品標示,諮詢藥局藥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