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降低失智
-
如何預防老年失智? 研究:年輕時就該要維持心臟健康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657瑞典卡羅琳學院研究副教授兼高級講師Qiu表示,他和團隊監測了1972年至1988年間,曾參與心血管風險、衰老和失智症研究的1,449位芬蘭人,研究內容是評估他們心臟和大腦健康狀況,到了2008年,共有744位研究對象進入老年階段,且沒有罹患失智症。 -
超過半數人以為失智症是正常老化 你也有錯誤觀念嗎?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265賴德仁理事長表示台灣失智人口已超過29萬人,民國130年前平均每年增加1.7萬人,將對造成家庭、社會造成巨大衝擊。自2013年開始,台灣失智症協會致力於推動「失智友善社區」,期望能增加民眾對於失智症的認識,建構失智友善環境,一同因應失智症所帶來的影響。 -
失智症及早介入穩住病況延緩惡化 預防從40歲就要開始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11611台中榮總神經醫學中心癲癇科、失智暨帕金森症醫療中心科主任李威儒醫師表示,記憶力隨著年紀下滑是相當常見的情況,但失智症患者下降得非常快速,像是有病患忘記自己買過菜,出現重複購買、冰箱裡塞買同樣食品的情形,或是找不到東西,就懷疑一定是別人拿走。其他的變化像是原本可以輕鬆完成的事情,突然不知道該怎麼處理,像上述個案搭公車坐過站卻不知道怎麼回家就屬於此情況。 -
失智症非正常老化 影像檢查有助及早發現海馬迴萎縮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3084北投健康管理醫院沈彥君主任醫師表示失智症是種疾病,不是正常的老化現象。很多人常形容老了容易老番癲、同樣問題重複問很多遍、走路不穩、跌倒等現象,以為人老了都是這樣,就很容易忽略了很有可能是失智症的表現。 -
詐騙失智者案件多 專家聯合出版建立友善金融指引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2430台灣失智症協會湯麗玉秘書長表示,台灣失智人口已超過29萬人,每年增加1萬7千多人,且多為極輕度跟輕度失智者,正是易遭受財物損失及詐騙的高風險族群。台灣失智症協會去年邀請日本京都府立醫科大學成本迅教授來台演講,發現日本已發展醫療、照護、法律、社會福利及金融的跨專業合作,打破藩籬一起保障失智者的財產安全。 -
機警保全護老人生命 建立失智友善環境減少社會悲劇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34211名在林口上班的林姓保全,工作時在社區內就會發現半夜想要出社區的年長者,察覺有異狀開口詢問原因,也曾經發現忘記出門原因或忘記家在哪的年長者,馬上安撫情緒與聯繫家屬,才沒讓失智長者外出,也曾經有社區外的年長者,忘記回家的路,不小心走到就任社區內,或在街上徘徊,都曾主動聯繫相關單位緊急救助。 -
失智風險與飲食相關 常吃這類食物的人是高危險群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7561法國Bordeaux大學流行病學首席研究員Cecilia Samieri表示,要預防失智症,不僅是在意食用的量,還要注意吃進肚子裡的食物種類。研究中,一共有209名失智症患者和418名沒有失智症的人,這些人的平均年齡為78歲,追蹤時間為期12年,並在5年前完成了1份食物問卷調查。 -
新冠肺炎不敢外出 防疫在家運動也能遠離失智症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3700台灣失智人口也快速成長,依據內政部最新人口統計資料及台灣失智症盛行率推估,108年底台灣失智人口共292,102人,包含65歲以上失智人口280,783人,及45至64歲失智症人口11,319人,整體失智人口佔全國人口1.24%,亦即在台灣每80人就有1人是失智者。此外,推估民國154年失智人口將近90萬人,政府及民間都應及早準備,預防失智刻不容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