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降血壓
-
用藥NG行為「補吃」最常見 專家提供建議避免副作用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945謝蕙霞藥師指出,「補吃」是3大用藥NG行為之1,也是造成病情控制不好的主因,如有類似情況,應要掌握「時間切半」原則。例如,醫生指示4小時吃藥1次,萬一超過2小時沒吃藥,就建議不要補吃,避免距離2次服藥時間太接近,導致藥物在體內濃度過高,增加副作用風險。 -
排便不順「嗯」不出來 竟與這6種常用藥物有關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3664造成排便不順的原因有很多種,常見的有膳食纖維和水分攝取不足、缺少活動的生活方式和環境的改變,像是旅行、懷孕,或飲食改變也會有排便不順的狀況產生。生活、學習或工作壓力大,或者睡眠不足也可能影響到排便。除此之外,很容易被民眾忽略的是藥物所引起的排便障礙。事實上,許多常見的藥物可能會造成排便不順的不良反應。 -
吃柚子助消化、改善便秘 但過量恐適得其反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15031童綜合醫院營養治療科營養師蔡佩娟表示,1份柚子富含57.8毫克維生素C ,是檸檬的1.5倍,有助於抗氧化、提升皮膚美白力,並且含纖維1.3公克,可幫助消化、改善便秘並可降低血中膽固醇。 -
銀髮族長期服用這些藥 恐造成腸胃道不適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3957隨著年齡增長,食道肌肉與括約肌的收縮力會退化鬆弛,而出現胸痛、灼熱感、呼吸疼痛、胃酸逆流等胃食道逆流典型症狀。除此之外,也可能因為黏膜神經刺激感降低而會出現噁心、嘔吐、貧血情形。除生理老化因素,藥害救濟基金會表示,鎮靜劑、抗憂鬱用藥、氣喘用藥等藥理作用也會讓下食道括約肌放鬆,造成胃裡的食物或胃酸進入食道,增加胃食道逆流的風險。 -
撕裂胸痛不可大意 非典型主動脈剝離恐致命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4851徐展陽表示,急性主動脈症候群的表現,多半是撕裂般胸痛,伴隨血壓飆高、胸悶、冒冷汗、下肢無力、暈眩,甚至昏迷等症狀,其存活率與手術介入時機有絕對的正相關。臨床統計,急性主動脈症候群患者若未即時治療,有50%會在48小時內死亡,91%會在6個月內死亡。高血壓、先天主動脈狹窄、懷孕期、胸部曾外傷,或某些罕見疾病,如馬凡氏症候群患者,都是急性主動脈症候群高風險族群,一旦確診,緊急外科手術的介入治療是唯一讓病患存活的方式。 -
呼吸中止造成身體缺氧 恐致血壓飆升加重心臟負荷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954國立陽明大學內科學科教授、臺北榮民總醫院心臟科主治醫師常敏之指出,該患者確診為高血壓後,曾使用鈣離子阻斷劑治療,回診追蹤卻發現血壓未獲得穩定控制,進一步詢問睡覺時是否有打鼾狀況,以及白天是否容易打瞌睡,並轉介至睡眠中心進行24小時血氧監測。 -
夏天消暑解熱吃西瓜 「腎」防肺水腫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935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腹膜透析主任林軒任表示,65歲的林媽媽患有糖尿病及高血壓,每周固定接受血液透析(洗腎)治療3天,日前洗腎時,卻發現體重比平常多5公斤,一問之下,得知林媽媽最近因狂吃西瓜,導致全身水腫及體重異常飆升,提醒她應節制飲食,但患者回家後仍照吃不誤,果然就因突然喘不過氣緊急送醫,診斷為肺水腫,血氧濃度低至90%以下,接受洗腎後才穩定病情,也嚇得婦人不敢再恣意妄為。 -
維持身體機能「鈣」重要 這15種食物含鈣量不輸牛奶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3585飲食中若缺少鈣質的攝取,身體會消耗骨骼中的鈣,進而導致健康問題和疾病。我們體內的細胞,都是依靠鈣質維持健康狀態,這就是為什麼隨著年齡的增加,更需要多攝取鈣質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