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陽明大學
-
超高齡社會進逼 專家籲政府推政策試點計畫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2632高齡化已是全球趨勢,AMGEN台灣安進藥品有限公司攜手康健人壽和台北市美國商會共同舉辦2019年高齡化社會論壇,邀請各界專家領袖整合政策、醫療、保險、科技等面向觀點,呼籲強化公私部門跨界合作,因應高齡社會所需,靈活推動各項政策試點計畫,累積基礎經驗後,制定全面性的高齡社會總體政策。 -
菜瓜布肺不可逆? 間質幹細胞實驗找出新解法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5062臨床顯示,「菜瓜布肺」初期症狀不明顯,僅走路會喘、容易胸悶、胸痛,患者常被診斷為心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氣喘或肺氣腫。而目前健保給付的新藥可讓患者肺部形成新疤痕和變硬,延緩病情惡化,持續治療就能降低4成3死亡風險,但無法恢復肺部功能。 -
國人肺腺癌發生率逐年增加 高屏地區比北部地區多15倍
癌症新知 / 肺癌3238研究團隊分析,台灣近半世紀空氣品質,北北基至桃園地區逐年改善,原因為工廠外移、大眾運輸系統建立。反觀高屏地區,因石化工業發展,空氣品質逐年惡化,北部與高屏的大氣能見度走勢於1993年呈黃金交叉,不到20年,南北肺腺癌發生率走勢也出現交叉。 -
預防肌少症侵襲 優質蛋白質攝取與阻抗運動是關鍵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4140國立陽明大學高齡與健康研究中心主任陳亮恭指出,骨骼肌肉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減少,年過40歲,肌肉量會以每10年減少8%的速度流失,過了70歲,流失速度更快,幾乎每10年減少15%。 -
小動物正子暨核磁共振像儀引進 盼加速新藥研發流程
醫藥衛生 / 生醫產業2985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林慶波指出,這套老鼠專用的高階醫療科技安裝於臺北榮民總醫院核子醫學部,全國僅有1台,未來將應用於實驗動物的影像分析,加速新藥研發流程,儀器僅限研究用,並不會對外開放治療毛小孩。 -
台法合作破解小兒腦部惡性腫瘤機轉 陽明大學揭謎團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177根據統計,兒童族群中樞神經腫瘤的總體發生率每年10萬人有2至5人,至於台灣癌症基金會統計資料顯示,每年約有120至140位新發個案,多數個案為偶發性病例,無家族病史。 -
呼吸中止造成身體缺氧 恐致血壓飆升加重心臟負荷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190國立陽明大學內科學科教授、臺北榮民總醫院心臟科主治醫師常敏之指出,該患者確診為高血壓後,曾使用鈣離子阻斷劑治療,回診追蹤卻發現血壓未獲得穩定控制,進一步詢問睡覺時是否有打鼾狀況,以及白天是否容易打瞌睡,並轉介至睡眠中心進行24小時血氧監測。 -
化療注重癌因性疲憊 有助卵巢癌患者預後改善
兩性關係 / 女人幫2753根據最新癌症登記報告,2016年我國新增1507名卵巢癌患者(不含原位癌),造成656人死亡,超過74%患者接受化學治療,卻在治療過程中受各種副作用影響,生活品質與體力嚴重流失,無法如期完成整個療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