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雌激素
-
撞球名將珍娜李驚傳罹卵巢癌 荷爾蒙過度刺激是禍首
癌症新知 / 卵巢.子宮5364國逆婦癌權威、台灣婦癌醫學會理事、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副院長賴鴻政表示,治療卵巢癌的藥物愈來愈多,化療、標靶及免疫療法,切勿輕言放棄。 -
改善更年期不適症狀 排除身體微循環障礙不容忽視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4302更年期女性常見的症狀,包括:熱潮紅、盜汗、月經不規則、心悸、腰痠背痛、頭痛頭暈、皮膚乾燥、情緒起伏大以及失眠現象等,不僅如此,當停經前後女性荷爾蒙減少後,血管失去彈性,將導致血液循環變差,容易引起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塞、心絞痛、動脈硬化的發病機率,會變得與男性一樣高。 -
肝臟問題有跡可循 皮膚發癢、泛黃、指甲變化都是警訊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5340書田診所肝膽腸胃科主治醫師王志堂表示,肝臟是沉默的器官,即使處於發炎狀態,通常也沒有症狀,提醒B、C型肝炎患者、常酗酒者(酒精性肝炎)、肥胖者(脂肪性肝炎),如果出現易累、食慾差、沒胃口等症狀時,就該積極就醫。 -
乳癌發生率提高 治療方法推陳出新不再侷限手術切除
癌症新知 / 乳癌2876根據108年衛生福利部統計,乳癌是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第1位,女性癌症死因排名的第4位。好發年齡約在45至64歲之間,當中又以45至49歲婦女的發生率為最高,比歐美國家提早8至10歲。顯示乳癌是各個年齡層女性都需關注的公共衛生問題。
-
即使女性有雌激素的保護 中風機率仍比同齡男性更高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026科羅拉多大學醫學院神經學教授Michelle Leppert指出,研究人員分析了2001年至2014年美國受保人的理賠數據庫,依據住院人數統計了因缺血或血栓引起的中風的人數。 -
避孕藥分事前、事後2種 作用機轉不同到底該怎麼吃?
兩性關係 / 女人幫5583事前避孕藥含有人工合成的「雌激素」與「黃體素」,藉由長期穩定服用,使女性體內維持一定濃度的荷爾蒙:當雌激素濃度偏高,卵巢便不會排卵;當黃體素濃度偏高,子宮頸黏液會增加,精子難以通過子宮頸而與卵子結合。事前避孕藥需長期、穩定服藥才能達到效果。每天定時服用1顆,睡前或與食物併服可減少嘔吐、噁心感。 -
婦人體重破百阻礙生育之路 甩掉肥胖好孕自然來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3257衛生福利部資料顯示,18歲以上成人過重及肥胖率為47.1%,男性占55.7%、女性為38.7%,肥胖者除了體能衰退,還會導致各種慢性病影響健康。造成體重過重的原因有遺傳、疾病、環境、生活型態等4大因素,張健輝醫師指出,雖然多囊性卵巢、肥胖與不孕是3個不同議題,但肥胖與多囊性卵巢互為因果,曾有國外學者針對肥胖女性進行研究,結果發現,術前多囊性卵巢的發生率高達45.6%,但術後隨著體重減輕比例已降至6.8%。 -
生活汙染物隨處可見 雙酚A恐增胎兒未來慢性病風險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2641高雄師範大學生科系副教授許惇偉表示,人體會藉由雌激素(女性荷爾蒙),調控胎兒與幼童發展,然而雙酚A化學式結構與雌激素非常像,如果不小心讓雙A進入體內,身體很有機會發生誤判,以為血液雌激素濃度上升,讓胎兒或幼兒有多種不良影響,目前已經證實雙酚A有生殖系統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