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靜脈注射
-
包好尿布再開車!公車司機長期血便 竟是潰瘍性結腸炎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95高雄醫學大學副校長暨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胃腸內科教授吳登強表示,潰瘍性結腸炎就是腸子潰爛,一開始多在靠近肛門的直腸部位,之後會延伸到乙狀結腸、橫結腸和升結腸。而潰瘍性結腸炎較令患者困擾的就是會反覆發作,尤其在感冒或是壓力大時特別好發。 -
頻繁捐血會不會導致缺鐵貧血? 研究發現:無損害健康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869紐約市哥倫比亞大學的新研究表明,經常捐血的人不必擔心捐血會造成缺鐵而損害健康。儘管大約35%的捐血者在反覆捐血後可能會缺鐵,但研究人員發現,這對血的品質或捐血的人都不會有不好的影響。頻繁捐血者捐血的品質仍然很高,而且那些定期捐血的人,也不會因此而受到嚴重傷害。 -
黃立民直指今年是流感大年 莊人祥:流感確實蠢蠢欲動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462疾管署統計,近期流感確診人數上升,單週新增89例,比上上週的51例更多了。台大兒童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立民日前提到,今年恐有最多400萬人會在新冠疫情下感染流感。今(20)日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坦言,流感病毒正在「蠢蠢欲動」,在邊境開放後,確實會有新的流行。 -
不只傷肺部! 研究:氣喘、過敏會增加罹患心臟病風險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710根據統計,台灣氣喘、過敏的人口不少,現在有項研究發現,氣喘、過敏除了對肺部有傷害之外,居然還會增加罹患心臟病的風險,研究刊登在《Nature Cardiovascular Research》(自然心血管研究期刊)。 -
如何診斷「生長激素缺乏症」? 醫師利用測驗圖解說明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379當孩童因「身高不足」或「生長遲緩」就診「兒童內分泌科」,醫師評估有「生長激素不足症」之疑慮時,會安排小朋友做「生長激素刺激測驗」。 -
幼童發燒長紅斑、手指脫皮? 小心「非典型川崎氏症」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315小兒科常見的典型川崎氏症常有草莓舌與手指破皮,近年來發現許多疑似川崎氏症,但又無法完全符合診斷條件者,稱為非典型川崎氏症,約占全部川崎氏症的15%。 -
皮蛇由水痘帶狀疱疹病毒引起 1成會有持續性的神經痛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599長安醫院神經內科陳惠萱醫師解釋,帶狀疱疹(俗稱皮蛇)其實是由水痘帶狀疱疹病毒所引起的,第1次發病時會長水痘,其後病毒會潛伏在神經節內,等到日後抵抗力低弱時會發病,在皮膚產生病灶,也會引起神經發炎的疼痛。而現在秋冬換季,更是帶狀疱疹的好發期,尤其是50歲以上、慢性病患者、疲勞、壓力、免疫力差者,更容易發病。 -
久坐不動小腿腫脹千萬別大意 深部靜脈栓塞嚴重恐致命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2917新竹台大分院急診室陳憲青醫師表示,深部靜脈栓塞 (Deep Vein Thrombosis) 指的是血凝塊(即血栓)在深層靜脈形成,阻礙血液回流,造成靜脈血管發炎或患肢的肢體腫脹疼痛,大多發生在下肢的脛骨靜脈、膕靜脈、股靜脈與髂靜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