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非類固醇
-
吃止痛藥會傷腎? 藥師:破除3大迷思、遵守5不原則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6213除了止痛藥的分類,用藥方式也是會影響身體,藥師提供「3大迷思」及「5不原則」,讓民眾能注意使用方式,避免造成身體的傷害。 -
亂吃止痛藥恐留洗腎禍根! 急性腎損傷8年轉慢性腎病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3635台大醫院金山分院腎臟內科主治醫師周鈺翔表示,腎臟血管周邊細胞平時能穩定血管運作,當急性腎損傷出現,腎臟血管周邊細胞受到刺激,會轉化成肌纖維母細胞,作用在於圍堵傷害破損,但在腎臟狀況慢慢恢復,肌纖維母細胞數量應該要下降,血管周邊細胞也要回到正常作用,但仍有20 %血管周邊細胞異常。 -
懷孕禁忌多準媽咪如何適從? 婦產科醫師告訴妳真相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4174台安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傅佩德表示,會建議在懷孕中後期採用左側臥姿,是因為下腔靜脈接近身體的右側,隨著懷孕周數增加,子宮愈變愈大,當平躺或右側躺時,子宮較容易壓迫到血管,影響血液循環。 -
孩子半夜發燒怎麼辦? 正確使用退燒藥爸媽免緊張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4828台北榮民總醫院兒童過敏感染科約聘主治醫師、親子診所院長陳俊仁表示,不少家長對於退燒藥有著錯誤迷思,擔心藥物可能傷肝傷腎,而拒絕讓孩子服用,改用冰枕、冰袋等物理性退燒方式,但效果有限。 -
手腕痛不一定是媽媽手 隔間症候群最容易造成混淆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5070丁睿宇說明,隔間症候群又稱作槳手腕、交叉症候群、吱吱手腕等,主要影響手腕背側伸腕肌腱第1與第2隔間,此疾病被認為是第1隔間的拇指外展長肌及伸拇指短肌在往手部延伸時會跨過第2隔間的橈側伸腕長短肌肌腱,在反覆的摩擦下導致肌腱滑膜炎,疼痛位置與媽媽手相近,而媽媽手就是上述第1隔間的2條肌腱產生狹窄性的肌腱滑膜炎造成。 -
皮膚癢別自行買藥擦 這幾種情況恐留下難以挽回的傷害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5154皮膚科藥膏一般都被認為含有類固醇(又稱美國仙丹),都是非常好用的藥膏,廣泛使用已超過70年,且消炎效果極佳,強度可分為7級,針對不同疾病、年紀、使用部位、長期或短期使用,要有非常專業的知識才能正確使用。 -
藥物易與酒精產生不良反應 尤以消炎止痛藥最常見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4940許多藥品受到酒精的交互作用下,影響程度不一,藥害救濟基金會列出容易與酒精產生交互影響,且易引發嚴重不良反應的8大藥物包括:(1)止痛藥、(2)鎮靜安眠藥、(3)抗憂鬱藥、(4)抗生素、(5)降血糖藥、(6)抗癲癇藥、(7)心血管用藥、(8)抗凝血劑,其中最常見的是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s)。 -
關節腫痛難忍 中年婦女是類風溼性關節炎高危險群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887嘉義基督教醫院過敏免疫風溼科主任醫師陳俊銘表示,案例中的陳媽媽屬於比較嚴重的類風溼性關節炎患者,手部關節已經腫痛到無法自己穿衣服,甚至連洗澡都要靠人幫忙才能完成。臨床上很多類風溼性關節炎病人也總是忍痛很久才來就診,但這時候關節已經變形甚至開始遭到破壞,嚴重還可能導致身體失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