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韌帶撕裂
-
別讓腳踝扭傷影響行動! 選對護具加速康復重拾行動力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7234腳踝扭傷是常見的運動傷害,有時走路時拐到腳,也可能造成腳踝受傷,復健科醫師林宗慶提醒,受傷後,應先冰敷、抬高小腿,並多休息,若狀況並未改善,就應就醫,接受檢查,由醫師評估是否需要外科手術或使用足踝護具,避免2次傷害。 -
擺脫膝蓋疼痛!自體軟骨修復術促進軟骨再生 緩解痛感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3285籃球場上的拆彈專家陳昱瑞,在最後倒數時間出手,壓哨出手進算!馳騁球場、英姿煥發是許多球迷對陳昱瑞的印象,但在光鮮亮麗的背後,陳昱瑞的籃球之路卻一直與膝蓋疼痛相伴。過去,陳昱瑞嘗試過許多解決軟骨損傷的治療方法,包括各種類型的注射治療,甚至是幹細胞療法,但都無法解決反覆發生的膝蓋疼痛問題,直到接受了自體軟骨修復手術才獲得了顯著的改善。 -
腳踝疼痛推拿就會好? 錯誤方式恐加重病情損失行動力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987全球疫情解封後,民眾紛紛走出戶外,甚至走出國門,門診也因此出現許多腳踝疼痛病患,如果沒有好好治療,恐引發長久後遺症。復健科醫師說明,若平時若運動量較少,突然大量走路或運動,導致腳踝扭、拉傷發炎,建議積極治療避免慢性疼痛上身。 -
腳踝扭傷分3級!韌帶撕裂最嚴重 1招突破瓶頸重啟修復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7843腳踝活動時必須承受身體所有重量,尤其從事籃球、排球、足球、羽球等運動,在跑跳過程中或急速變換方向的當下,常因此造成腳踝韌帶撕裂傷,甚至日常生活中也可能因為行走在顛簸不平路面、遇到高低階落差、上下樓梯踩空等,而導致腳踝內翻,造成腳踝外側韌帶扭傷。若腳踝韌帶撕裂傷長期修復情況不佳、腳踝關節不穩定,很可能導致慢性的反覆關節炎,嚴重甚至會讓關節提早退化。 -
大谷翔平尺側副韌帶撕裂! 做這類運動最常發生要小心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780近日的美國職棒聯盟MVP獎大熱門,天使隊的大谷翔平。在比賽中受傷退出首發,右手肘經核磁共振(MRI)檢查後,診斷為尺側副韌帶(Ulnar Collateral Ligament, UCL)再度撕裂。這已是大谷翔平第2次撕裂。他在2018年也受過同樣的傷,並接受Tommy John韌帶重建手術。目前正評估是否接受2次重建手術。本季球季因此報銷。 -
男後腳跟割傷!縫合後竟無法蹲 醫師採此療法獲得改善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4441名29歲的吳姓上班族,因左腳的後腳跟割傷,傷口約2公分,曾在急診接受縫合手術,但術後長達1個月,腳後跟仍然十分腫漲,行走時一拐一拐相當不適,上下樓梯、蹲下都會有明顯症狀,偏偏工作需頻繁走動,十分困擾。烏日林新醫院復健科醫師王弼慧分析,患者後腳跟割傷的表皮傷口雖然癒合,但若處於發炎狀態,恐會導致持續不適情形。最後,患者在復健科做完2次高濃度血小板PRP注射,並同時以超音波導引進行解除沾黏注射,改善腳後跟不適症狀。 -
醫師打羽球使出扣殺技 贏得比賽卻導致右肩「不舉」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152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復健科主任賴宇亮醫師指出,運動傷害是指,在運動過程中,直接造成的肌肉及骨骼系統傷害,最常見的症狀包括,抽筋、扭傷、拉傷、挫傷、骨折等。 -
腳踝扭傷非小事 三天未癒應即就醫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