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預防性切除
-
台灣乳癌症患者年齡偏低 基因檢測解密罹癌風險
癌症新知 / 乳癌5229張容蓉解釋,人體細胞內約有2萬5千個基因,由基因調控所有細胞的分裂與增生,而癌症是因家族遺傳或後天因素導致細胞內基因突變,致癌基因(Oncogene)突變後,誘發體內細胞不正常增生形成腫瘤,演變成癌細胞。 -
國際卵巢癌防治月 台灣癌症基金會推微電影喚醒重視
癌症新知 / 卵巢.子宮2860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副院長賴鴻政指出,卵巢癌死亡率雖高,但透過量身打造的治療計畫,還是有助於提升病患整體存活率。建議成年女性每年例行性子宮頸抹片檢查時,可多進行骨盆超音波檢驗,盡早發現卵巢腫瘤,並接受良好的治療。 -
肺癌復發率高 癌友定期追蹤不可少
癌症新知 / 肺癌4322新光醫院胸腔外科主任張益誠表示,近年來預防性切除,已成抗癌趨勢,不過並非任何腫瘤都適用。臨床研究顯示,肺腫瘤在初次切除後且病人長期存活的情況下,二次原發性肺癌再發機率仍有10%,一旦再發,無法採取預防性切除。 -
中醫護髓解毒提升免疫力 抗癌更有效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2138目前癌症的治療仍以以西醫的手術、放療、化療及標靶藥物為主流,然而,隨著西醫治療技術及藥物的推陳出新,多數患者仍未能脫離癌症威脅,主要原因是西醫化療雖能縮小腫瘤,然而在消滅癌細胞的時候,也會引發免疫功能系統下降的副作用,導致抵抗力不足,癌症病人就會非常的虛弱、疲勞,以及感受到難以形容的痛苦,而這種痛苦連西醫的針劑藥物也束手無策,僅能信心忍耐等精神療法來安慰病人,到最後病人因身體不堪負荷,害怕化療而抗拒化療,最後中斷治療。 -
裘莉抗乳癌! 預防性切除雙峰真有必要?!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57臨床顯示,BRCA1、BRCA2基因突變可能引起乳癌、卵巢癌。國外統計,一般人基因異常機率小於1%,罹患乳癌的婦女約有10%至15%有此基因突變。大林慈濟醫院血液腫瘤科蘇裕傑主任則表示,台灣這部分的統計數字更低,僅約4至5%的乳癌病患帶有BRCA1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