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預防慢性病
-
黑米非精緻澱粉! DIY「大桔大梨智慧糕」有助防便秘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2272黑米和紫米顏色相近,兩者有什麼不同?要怎麼選擇?嘉義大林慈濟醫院營養師何孟芬表示,黑米又稱黑秈糙米,是秈米的一種,而紫米屬於糯米,所以黑米比紫米更好消化,對腸胃負擔比較小,且花青素含量更高。她與實習生曹雅善合作分享以黑米為食材的「大桔大梨智慧糕」食譜,利用黑米來取代白米飯等精緻澱粉主食,能攝取到更多膳食纖維、花青素及維生素B1,營養又美味。 -
10大死因半數慢性病! 國健署教你用健檢報告自我評估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903依據衛生福利部110年國人10大死因統計,超過一半以上的死因與慢性疾病有關。為了及早預防慢性疾病,國民健康署發展出1套適用國人的「慢性疾病風險評估」模型,只需輸入健康檢查報告上的數據,3個步驟就能預測未來10年內罹患5種主要慢性疾病(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壓、腦中風、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風險。 -
股市跌跌不休男子床上表現失利 中醫治療重登性福高峰
兩性關係 / 男人幫3920中醫由內而外治療勃起障礙,常見中藥材有海馬、肉桂、人蔘、冬蟲、蛤蚧等,採取「虛則補之」、「實則瀉之」為原則。屬實證者,以滑利為主,但不可過之、以免損傷陰液;若屬虛症則以滋陰入腎,補精固精為主,患者應尋求合格中醫師診斷治療,才能對症下藥。 -
有助減重和預防慢性病的「間歇性飲食」 你跟上了嗎?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729根據發表在《內分泌評論雜誌》(Endocrine Reviews)上的一項新研究的作者說法,一天內在8至10小時的持續時間內進食,可能有助於預防和管理慢性疾病,例如糖尿病和心臟病。 -
提升身體代謝力! 控糖護心遠離慢性病終結隱藏未爆彈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505代謝症候群並不是一種特有疾病,它是血壓、血脂、血糖、腰圍異常的統稱,更是健康的危險訊號,這類病人的心血管疾病機會大大增加,死亡率是一般人的1.5至2.5倍。翁國昌指出,代謝異常的因素之間常有交互作用,例如腹部肥胖會導致血壓上升,誘發身體發炎反應,造成血糖和血脂異常;血糖控制不好也容易引發心肌梗塞、腦中風等血管病變。導致代謝異常的原因不外乎錯誤的飲食習慣、低運動量、壓力和基因遺傳等因素。 -
防疫內外都要兼顧 增強免疫力營養師教你「素素」看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315長期吃素20年的台北慈濟醫院營養師張亞琳表示,很多增強免疫力的食物都是植物性的,因此若想提高免疫功能,吃素是聰明的選擇,只要掌握幾項原則:(1)每天攝取足夠的蛋白質跟蔬菜水果,且盡量以色彩鮮豔的蔬果為主;(2)多吃天然食物、遠離加工食品,就能透過飲食強化自體免疫力。 -
美公布新飲食指南 向「紅燈食物」說不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912美國最新發布的「2015-2020飲食指南」強調健康飲食有助於降低肥胖及預防慢性病如高血壓、心臟疾病、第二型糖尿病,建議所有人應隨時遵循多樣性蔬果及全榖物的健康飲食模式。 -
肝損傷有保護 杜莎藻研究新發現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