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預防方式
-
卡介苗施打變革 5至8個月寶寶別忘接種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4772馬偕兒童醫院醫務部主任、小兒感染科醫師邱南昌分析院內健兒門診資料後發現,今年5月只有100多位新生兒施打,比以往出生後接種率明顯偏低,提醒家長留意時間,以加強孩子的保護力。 -
流感疫苗10月開打 疾管署呼籲民眾及早接種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466莊人祥表示,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疾病,共有A、B及C型三種。其中A、B二型是造成每年流感大流行的主要病毒型,而C型僅引起輕微上呼吸道感染,一般不會造成流行。 -
炎炎夏日戲水 慎防急性中耳炎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500李宏信醫師指出,外耳道表皮細毛會分泌產生耳垢的皮脂腺,具有保護功能。但若長時間從事水上活動,容易沖掉這些保護物質,如果此時耳朵又不慎進水,水分持續殘留在耳道內,耳道溫暖潮濕的環境正好是細菌滋生的溫床,易引起急性外耳炎,外耳道紅腫、流膿、疼痛,必須抽取出外耳道的膿汁,才能抑制發炎惡化。 -
新變異輪狀病毒G8襲台 家有幼兒要注意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2575台灣兒童感染症聯盟主持人、台大兒童醫院兒童感染科黃立民醫師表示,輪狀病毒是造成5歲以下幼童腸胃炎住院的主要病原體,輪狀病毒的變異特性不亞於流感病毒,傳染力相當高。 -
不當修剪指(趾)甲 當心罹患甲溝炎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340潘企岳解釋,急性甲溝炎的腳趾甲溝炎患者,常會因疼痛而修剪趾甲,把疼痛處趾甲剪短,這是相當錯誤的做法與觀念。慢性甲溝炎也會紅腫,但不一定會疼痛,病況反反覆覆,經常會合併手指甲變形、變色,甲床分離甚至灰指甲 -
頭痛頸硬是感冒? 當心高致死率剝離性動脈瘤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175臺中慈濟醫院神經外科醫師楊道杰說明,經腦血管攝影檢查,發現李太太顱內椎體動脈出現「剝離性動脈瘤」。一般椎體動脈血管只有一條,但該名患者血管卻剝離成兩條,導致血行受到干擾,形成所謂「剝離性動脈瘤」,造成腦血流不順,進而引發缺血性中風或腦部大出血。 -
降低兒童齲齒率 北市6至12歲兒童免費塗氟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925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口腔醫學部指出,蛀牙是侵害學童最多的口腔疾病,一般小朋友約65%有蛀牙,牙醫師說明,塗氟能增加牙齒對酸的抵抗力,抑制細菌生長,達到預防蛀牙的目的,就像為牙齒穿上防彈衣,藉此減少蛀牙的機會。 -
預防腸病毒 請跟你我這樣做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211腸病毒的傳染途徑主要是由呼吸道的口水飛沫傳染和胃腸道的糞口傳染,或者是接觸到病人的口水、鼻涕及皮膚上潰瘍的水泡等途徑,特別是2至3歲以下幼小孩童,喜歡將手放入口中或是亂摸,容易不小心病從口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