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預防
-
講座報名/糖尿病不只血糖高! 當心神經病變悄悄上身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3303糖尿病神經病變該如何察覺?有哪些日常預防與治療方式可降低風險?蔡睿蘋醫師將於5月17日(星期六)下午,應財團法人台北醫學大學校友會教育基金會、中華民國防高血壓協會及財團法人武聖關公文化教育發展基金會之邀,帶來專題講座「糖尿病及糖尿病神經病變」,在講座中,將大領大家認識糖尿病對神經的影響,並提供日常保健與臨床治療的實用建議。 -
RSV不分季節!守護嬰幼兒免疫接種成關鍵 離島不能等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9023近年來,呼吸道融合病毒(RSV)成為家長的隱憂,尤其對免疫系統未發育完全的嬰幼兒來說,一旦感染可能導致呼吸困難甚至重症住院。疫情後,家長對群聚感染更為警覺,如何防範病毒、建立安全育兒環境成為關注重點。金門作為離島,傳染病防治面臨諸多挑戰,嬰幼兒RSV預防如透過免疫接種政策超前部署,更能打造友善生育環境。 -
突發性耳聾錯過黃金期也別放棄! 把握治療痊癒的機會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072李宏信醫師指出,治療突發性耳聾,除了使用類固醇抑制急性發炎症狀,來減少對神經的破壞,更重要的是務必使用打通血路,增加血管暢通、減少膽固醇堆積其中;其次用藥促使血管擴充,增加血管通透作用,以血管營養劑滲入到內耳組織與聽神經細胞,就能促進加速聽力改善而恢復。 -
別錯過施打HPV疫苗最佳時機! 國健署揭常見3大迷思
兩性關係 / 女人幫8037我國持續推動國中女學生公費人類乳突病毒疫苗(HPV疫苗)接種服務,以降低國人癌症等疾病風險,然而,部分國人對疫苗仍存在誤解與疑慮。國民健康署破解3大迷思:即使無性行為仍有感染人類乳突病毒風險;疫苗雖能預防70%以上的人類乳突病毒感染,但子宮頸抹片檢查仍不可少;接種人類乳突病毒疫苗(HPV疫苗)並不會影響生育能力。 -
遶境活動3階段小錦囊 快走訓練助提升心肺功能和肌力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218每年宗教進香或遶境活動,總吸引許多信眾參與,但長時間步行且速度快可能會對身體造成負擔。一天步行5至8小時甚至更久,不僅考驗耐力,也容易產生疲勞性傷害。醫師提醒,長時間步行可能造成健康危害,繞境前應先評估體力,也可加強訓練肌耐力幫助順利完成遶境活動。 -
眼睛癢紅腫怎麼辦?千萬別亂揉! 專家指導緩解與預防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7163春暖花開,眼科門診中「過敏性結膜炎」患者明顯增加,眼睛乾癢、有異物感,且充滿血絲,症狀嚴重時,模樣嚇人。三總一般眼科科主任呂大文醫師提醒,如有上述症狀,千萬不可用力揉眼睛,以免誤傷角膜或造成急性結膜水腫。建議以冷敷方式減緩眼睛搔癢不適。 -
排便或放屁「氣味異常」恐大腸癌? 注意4大排便警訊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7194排便狀況是身體健康的重要指標,糞便的顏色、形狀,以及排便習慣的改變,都可能反映出潛在的健康問題。因此,日常生活中密切關注排便情形至關重要。究竟有哪些排便警訊需要特別留意呢?《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3個月「排便警訊」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4大排便警訊。 -
行政院院會通過「三高防治888計畫」 積極防治慢性病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7202「三高」嚴重威脅國人健康,國人10大死因中,與三高有關的就占了5項,行政院院會17日通過「三高防治888計畫」,期望8年內將8成的三高病患加入照護網,8成加入照護網者接受生活習慣諮商,8成達到三高控制目標。值得重視的是,台灣人口高齡化,今年3月台灣65歲以上人口達約454萬人,占總人口19.42%,導致慢性疾病人數愈來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