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類固醇藥膏
-
來路不明保養品含類固醇 女學生美白不成妊娠紋上身
醫美減重 / 彩妝保養3602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美容醫學中心主任張宜菁表示,類固醇藥膏在醫生指示下使用,能有效治療疾病,但民眾購買成藥或來路不明的化妝品,若裡面摻有類固醇,又使用在皮膚比較薄的部位,就很有可能傷害皮膚,因為類固醇會抑制真皮層的纖維母細胞與膠原蛋白增生,角質層也會受影響,簡單來說,異常塗抹類固醇會讓皮膚變薄。 -
紅腫就是蜂窩性組織炎? 醫:可能僅是血管性水腫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58061當孩子被蚊蟲叮咬並引起過敏反應後,可能在幾小時至1天內就會出現透明水泡、蕁麻疹,甚至會出現嚴重的紅腫,並會感到熱燙、搔癢,也就是血管性水腫。 -
居家必備「萬用藥膏」含有類固醇 藥師分享正確用法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5211賴宥菊醫師說明,外用類固醇具有抗發炎、止癢與血管收縮作用。抗發炎作用可改善多數皮膚炎及皮膚過敏現象,血管收縮作用造成真皮上層的微血管收縮,減少紅斑形成。因為外用類固醇具有改善皮膚過敏、減少紅斑形成,以及止癢作用,所以對於溼疹、曬斑、昆蟲咬傷等皮膚疾病均有一定效果,也因此被當作必備藥膏。 -
SOS!新生兒照護 常見皮膚問題懶人包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66新生兒的表皮角質層未完全褪去,再加上油質分泌不足,新生兒的皮膚容易產生乾燥及龜裂現象,在出生24至36小時後會開始有脫皮的情形發生,並持續2至3周。可為寶寶擦拭嬰兒油以滋潤寶寶的皮膚。 -
乾癬年齡層下滑 恐與這些飲食及生活型態有關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5256乾癬成因複雜,但不具傳染性,目前醫學認為是遺傳和環境因素等多重因素交互作用,引發免疫系統異常是主因。乾癬患者在天冷時因皮脂腺分泌減少、皮膚變得乾燥,春冬季是好發高峰期,到了夏季會較為緩解,但若長期個人生活習慣不佳、飲食觸碰酒精等,導致免疫力降低與身體持續發炎反應,仍會誘發乾癬症狀爆發。 -
網傳男大生拿保險套來止癢 究竟是做對了嗎?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79對於男大學生以特殊保險套中的麻藥成分來止癢,皮膚科醫師趙昭明認為,「小題大作」,如果找不到類固醇藥物,可以拿冰箱裡的鐵罐飲料來冰敷、降溫,或是直接以手掌拍打叮咬部位,讓痛感取代癢感。 -
兩頰口腔黏膜出現白色網狀條紋 扁平苔蘚作祟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4475奇美醫學中心牙醫部口腔顎面外科主治醫師邱聖富說明,口腔扁平苔蘚是種口腔黏膜的慢性發炎,被認為是和T細胞介導的自體免疫疾病相關,好發於女性(男女比約為1:3或4),發生的比率落在0.5%至2%,而扁平苔蘚也會出現在皮膚、生殖器等部位或合併發生。 -
他受異位性皮膚炎所苦 癢到每天平均睡1小時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627許多人都有過被異位性皮膚炎困擾的經驗,研究發現,異位性皮膚炎病友睡眠品質平均都不佳,用藥入眠比率為平常國人的1.5倍,4名患者就有1人沒工作,失業率為全國平均的7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