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類風濕關節炎
-
阻斷蛋白質結合 自體免疫疾病可能治癒
醫藥衛生 / 生醫產業3996全身紅斑性狼瘡、類風濕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和乾癬性關節炎等疾病是我國10大重大傷病第3名,致病原因為自體免疫發炎,歷經7年的研究,國家衛生研究院發表最新作用機轉,只要破壞某特殊蛋白結合,就能從源頭停止人體啟動免疫發炎。 -
一場秋雨一場寒 類風濕關節炎來報到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660類風濕性關節炎最常見的症狀為「晨僵」,也就是早上起床時,兩手僵硬無法握拳,且時間長達一小時,其他症狀像是超過3個關節發炎(如:近側指間關節、掌指骨關節、腕關節、踝關節等)、對稱性關節炎、類風濕性結節、血清檢查發現有類風濕因子等等。除了關節病變,類風濕性關節炎還可能影響到其他像是肺、心血管、眼、腎、神經等器官系統,造成如結膜炎、乾眼症、肺積水、心包膜積水等併發症。 -
白斑症成因複雜 中醫師歸納不同類型對症治療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954早在東漢時期有治白癜風方,隋代《諸病源候論》也有關於白斑的記載:「白癜者,面及頸項身體皮肉色變白,與肉色不同亦不癢痛。」開業中醫師聶美華表示,白斑的盛行率約1%至2%,常見侵犯部位包括臉部、手部、手臂、腿部等,近十年來有增加趨勢,男女的比例為1:1,其中半數在20歲前發病,20%至30%患者有家族病史。由於黑色素細胞退化死亡,色素消失,初期病兆在於白斑多呈純白色圓形或不規則,表面光滑,邊界清楚,因不癢不痛,易使患者掉以輕心。 -
骨密度T值小於負2.5 骨鬆悄悄來敲門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744高雄市立大同醫院骨科主任陳崇桓表示,骨質疏鬆症是沒有症狀的疾病,即便有症狀也不太明顯,很多患者都是因髖部、脊椎、遠端橈骨或是近端肱骨等部位骨折,來醫院檢查後才發現有骨鬆。因為根據文獻記載,這四個部位的骨折與骨鬆的關聯性非常大,因此,只要是因這些部位骨折來就醫,通常都會發現患者有骨鬆的問題。 -
合成小分子藥物 可改善自體免疫疾病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4238三軍總醫院風濕免疫科主治醫師劉峰誠指出,類風濕性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乾癬性關節炎等都屬於自體免疫疾病,患者體內會製造出對抗自己組織或細胞的抗體,進而攻擊自己的組織器官,引起發炎破壞,甚至使器官組織喪失機能。 -
2天1碗半櫻桃 可減低痛風發作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300痛風是一種關節炎所引起的尿酸結晶,累積在關節的地方,會造成患者難以忍受的疼痛和腫脹,很常發生在大腳趾的關節。值得注意的是,現在美國有項研究發現,痛風病患每2天吃1碗半的櫻桃,痛風發作的機率就可以減少35%,並刊刊在《關節炎和風濕病期刊》(Arthritis & Rheumatism)中。 -
母子連心有科學根據 胎兒DNA可傳媽媽大腦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4641雖然「母子連心」讓人感覺很奧妙,但現在有研究證實,母子連心可不是隨便說說的。美國西雅圖的科學家發現,男性早在胎兒時期,就已經將自己的DNA傳遞到母親的大腦中,而且這個DNA存在母親大腦多年後也不會消失。由此可以證明,母親與兒子打從兩人還是一體的時候,就開始有牽絆。 -
健保給付長效生物製劑 類風濕關節炎新福音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474國外研究指出,有高達三分之一的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發病後2年內就會離開職場,在職者也有高達53%至82%需要請病假,一年總天數高達46天,比起一般健康人足足多了35天。因此,類風濕性關節炎越早治療,緩解的機率越高,患者健康狀況、生活品質、職場競爭力以及生產力都能夠被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