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飲用水
-
預防蛀牙的氟化物過量恐成氟斑牙 反增加蛀牙風險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4931雖然氟化物有助於增強和保護牙齒琺瑯質,但過多的氟化物卻會帶來氟斑牙,也就是出現牙齒變色,且有礦化不全的問題,會增加蛀牙風險。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的1項調查發現,大約25%的美國人口(6至49歲)有一定程度的氟中毒,即琺瑯質褪色(通常呈現泛黃色),當0至9歲左右的兒童(牙齒形成的年齡)在牙齒生長期間內暴露於高濃度的氟化物中,就會發生這種情況。 -
國內出現今年首例百日咳 患者有中國旅遊史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342疾管署防疫醫師蘇韋如表示,首例百日咳是1名40歲男性。2019年12月底曾經到中國大陸深圳出差,1月30日咳嗽有痰,在多間診所就醫症狀未改善,2月5日到醫院採檢,11日確診,目前已經痊癒。同住接觸者3人沒有疑似症狀,因百日咳潛伏期約6至20天,無法確認在哪裡感染,但本地社區機會比較高。 -
不讓糖飲影響孩子健康 北市校園改販售國產豆奶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2463國民飲食指標手冊建議,每日的添加糖攝取量不宜超過總攝取熱量的10%,但根據2013至2016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顯示,有36%國小生、49%國中生、48%高中生每天皆攝取1次以上的含糖飲料。許多研究指出,攝取過多糖分易增加疾病罹患風險,如免疫力低、血糖不穩、蛀牙、長青春痘、肥胖,甚至造成血壓升高、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亦會導致情緒波動大、專注力及學習力下降。 -
氣象局警告未來1周高溫不下 外出牢記防熱6要領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792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提醒預防熱傷害3要訣「保持涼爽、補充水分、提高警覺」,其中戶外工作者(如營建業、漁業、農業、運動員等)可能因工作屬性而需經常曝曬於豔陽下,需適時做好防護措施,避免大量流汗造成脫水。 -
寶寶喝什麼水最健康? 兒科醫師不藏私解答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4277關於飲用水,爸媽一定要有正確的觀念才行,因為如果讓寶包喝錯水,拉肚子事小,就怕造成生命的危害!原因有2,第1就是寶包的消化系統才逐漸發育,其中很重要的胃酸,它有殺菌功能,然而嬰幼兒的胃酸濃度沒有成人來得高,所以殺菌功能較不佳,細菌就容易通過胃部到達腸道造成感染;第2是他們腎臟功能尚未成熟,一旦攝取過多礦物質,甚至單純攝取過多水分,就可能導致中毒。以下阿包醫生就來簡單說明正確嬰幼兒的飲用水須知。 -
強震全台有感 「緊急避難包」關鍵時刻不慌張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59每當發生像強震等重大災難時,就會想到「緊急避難包」。消防署列出緊急避難包中應有的15樣物品,其中必備7樣物品,分別為「礦泉水、食物、小毛毯、急救藥品、粗棉手套、手電筒及哨子」,至於其它次要物品,還包括電池、收音機、禦寒衣物、證件影本、輕便型雨衣、暖暖包、面紙、毛巾、口罩、文具用品、備份鑰匙、瑞士刀、現金等。 -
地震避難包必備求生物品 你準備了幾項?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870花蓮強震引起國際關注,餘震頻傳,讓人心驚,消防署建議,國人應事先準備「緊急避難包」,其中食物、礦泉水等7項是必備物品,收集必要防災用品,並放在床邊,或是「隨手拿得到的地方」,且每半年檢查及更新一次。 -
飲用水防「鉛」毒 水龍頭選購應符合安全標章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396目前雙北鉛管正逐步汰換中,台北市預計於今年(2017年)底完成所有鉛管的汰換作業,新北市則預定於年底可完成九成。不僅如此,水龍頭原料含鉛量也比照歐美,終於有了國家標準。自今年起,經濟部標檢局將飲用水水龍頭列為應施檢驗項目,龍頭本體含鉛量不得超過0.25%,水龍頭本體需標示有不易磨滅之「LF」(LEAD-FREE,無鉛)字樣;外包裝則需有「飲水用」字樣,並貼附「商品檢驗標識」,而水龍頭鉛溶出量則不得超過5pp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