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飲酒過量
-
鞋子變緊穿不下、到晚傍晚腳變脹 小心這個器官出問題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465下肢水腫是一個常見的臨床症狀。心臟衰竭、腎臟疾病、慢性肝病,或是長期蛋白質攝取不夠的營養不良等,都是引起下肢水腫的原因。 那麼如何察覺下肢有無水腫呢?內湖國泰診所腸胃科主治醫師張睿欣表示,患者會因為平時穿慣的鞋子變得緊繃穿不下,或鞋襪鬆緊帶的勒痕久久不消,而察覺這個症狀。通常早上剛起床時水腫的症狀最輕微,到了下午或晚上,因為地心引力的緣故,下肢水腫變得更加明顯。 判斷是否有下肢 -
九把刀岳母生前膽固醇異常 你該知道血脂檢查4大指標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5839作家九把刀的岳母,年僅57歲,身體健康,健康檢查僅有膽固醇異常,卻在施打AZ疫苗4天後突然病逝,生前主訴背部至頸部劇烈疼痛,許多醫師研判為主動脈剝離。膽固醇過高會對人體造成什麼影響?又該如何預防呢? -
每日習慣小酌可能一點都不小! 過量飲酒脂肪肝找上門
癌症新知 / 肝癌3175近期他到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健康檢查,透過血液一檢查這才發現,除了膽固醇過高外,三酸甘油酯(TG)的檢測數值更是高達近400 mg/dl,正常的標準值應為<150 mg/dl;再看到超音波檢查項目結果,肝臟已發展成中度脂肪肝。解說醫師當場立即矯正他的錯誤觀念,不是體態瘦就一定等於健康。脂肪肝初期沒有明顯不適症狀,多數人是在做體檢時透過腹部超音波檢查才知道有脂肪肝。尤其是男性朋友更小心注意,因飲食較不注意或時常交際應酬飲酒過量,熱量攝取過多都可能導致脂肪肝發生。 -
防疫期間「雲端飲酒」正夯 國健署:小心增加染疫風險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402近期受疫情影響,雖然每日確診數有持續下降,但還是無法跟朋友聚聚聊天,部分民眾於朋友圈間嘗試以「雲端飲酒」模式,透過視訊軟體連線與朋友一起喝酒,並配合時事話題:如近期因為日本、美國捐贈我國疫苗,國人自發性的雲端感謝活動,將視訊背景變成日本、美國著名景點,並購買該國酒精飲品及以「喝完」之行為表達感謝! -
腦動脈瘤非「腫瘤」最怕突然破裂 腦出血奪命猝不及防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977正值壯年的林先生身體狀況大致良好,有天在公司用餐的時候,突然感到劇烈頭痛,隨後便失去意識。大吃一驚的同事們連忙叫了救護車,將林先生送到急診室。「抵達急診室時,患者處於昏迷狀態,而且還有心律不整。」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神經外科主任蘇亦昌醫師回憶,「這是因為身體承受極大壓力,進而誘發心律不整。」 -
疫情升溫社交活動減少 專家提醒宅在家飲酒更容易過量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102方冠傑醫師提醒,在疫情的非常時期,除了防疫不能鬆懈之外,還可以透過均衡的飲食與正常的作息,來維持身體健康,更可以學習完整的酒精知識,建立正確的觀念,為自己的身體健康把關,不適量的飲酒行為會對腸胃、肝臟、胰臟等器官造成傷害。 -
心臟缺血真要命! 專家圖解冠狀動脈狹窄帶來這些問題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29976歲王女士是1位洗腎患者,因為胸悶、活動會喘而到心臟內科就診。檢查發現,她的冠狀動脈有明顯狹窄的狀況,所以只要活動量增加,心肌就會缺氧,而導致胸悶不適。 -
身體缺鈣全寫在臉上! 營養師授「補鈣、健骨吃法」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118營養師高敏敏在其臉書提到,若是常容易感到疲倦、抽筋、指甲易斷、身體小問題不斷、睡不好、失眠,甚至是憂鬱,就有可能是身體發出的警訊,正在告訴你「缺鈣」了,務必重視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