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飲食建議
-
惱人腸躁症!自律神經失調引發胃腸失衡 中醫辨證論治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444門診經常遇到忙碌的工作者一到關鍵時刻就胃痛、背痛、四肢無力、急著跑廁所,但真的去廁所解決以後又沒辦法順利緩解症狀。每當關鍵時刻這些困擾的症狀出現時,是不是你的注意力就開始下降了?腸胃問題莫名成為工作上的拖油瓶。中醫師周大翔表示,臨床診斷通常將此情況歸類為「大腸激躁症」,又簡稱「腸躁症」,成因常來自現代人因為情緒因素及壓力影響引起自律神經失調,進而導致腸胃機能失衡所致。 -
流感高峰期!營養師授5大飲食秘訣 助感染者迅速痊癒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3980國內流感疫情仍處高峰,據疾病管制署統計,上週類流感門急診就診約14萬8千餘人次,患者常見症狀包括發燒、咳嗽、肌肉痠痛、流鼻水等等。營養師劉怡里特別提供5大黃金飲食建議,民眾在染病期間這樣吃才好的快。 -
新年健康運勢這裡看! 命理師提醒7生肖注意健康隱憂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6233根據命理大師李玉珮老師的分析,每個生肖在蛇年都有不同的健康隱憂,例如屬牛的朋友在心血管保健方面需要特別注意,屬虎的人則要注意皮膚養護。 -
高齡產婦如何生養?從備孕到產後照護 醫師完整告訴妳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10779根據內政部的資料顯示,112年的新生兒母親平均生育年齡為32.44歲,且第1胎的平均年齡為31.5歲,而35歲以上的生育者更是超過3成,顯現出國內的晚生現象。如此,高齡產婦也將成為國內至關重要的議題。若是生育年齡較晚,成為了高齡產婦該如何充分的準備,誕下健康寶寶的同時,也能保障母親的健康呢? -
烤肉愛吃牛羊豬?小心糖化終產物累積 害身體慢性發炎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444臺北榮民總醫院營養師吳佳蕙指出,AGEs會與體內的受體結合引發一連串的細胞反應,進一步增加氧化物質導致發炎因子的釋放,當AGEs過度累積在人體之中,恐會加速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腎臟病等慢性疾病的惡化。 -
千萬人研究證實! 8種飲食習慣有效降低大腸癌發生率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440大腸癌已經擠下肝癌,連續10多年來名列國人10大癌症之首,大家聞大腸癌色變,只要一檢查有「血便」,就讓人擔心害怕。最新1項分析人數高達千萬人的研究報告發現,想要降低大腸癌發生率,最好多吃膳食纖維、鈣和優格等3種食物、少喝酒和吃紅肉,可降低大腸癌風險。 -
華碩HealthHub健康小站家用版 募集試用滿意度逾9成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6683華碩ASUS HealthHub健康小站,將從醫療照護場域走入個人健康管理與居家生活,今推出全新家用版!專為銀髮族、慢性病患量身打造的人性化設計,簡化藍牙連線流程,降低科技學習負擔,首次綁定即可持續使用,自動記錄血壓、血氧、血糖、體脂等生理數值,再也不必擔心手邊沒有紙筆而漏抄,使用更輕鬆好上手。 -
三高防治888計畫!健保砸半年3.5億 啟動三高全人照護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12998國人罹患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疾病人數多達數百萬,為了讓患者獲得更好的照護,健保署宣布,將於8月實施「社區醫院全人全社區照護計畫」,針對在地區醫院就醫的三高、慢性病人,透過個案健康資料建檔、導入生活習慣諮詢等服務,預估目標對象30萬人,預算規模半年投入3.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