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飲食西化
-
最新癌症登記報告顯示大腸癌最要命 防癌5招這樣做
癌症新知 / 抗癌密碼4122進一步分析我國近5年的10大癌症趨勢,結果發現,國人飲食西化和生活習慣改變,使得全球罹病率排名第3的大腸癌已蟬聯我國罹癌人數之冠達11年之久,加強國人腸道健康成當務之急。 -
末梢血液循環不良傷口難癒合 醫:未及時治療恐截肢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7265台北慈濟醫院周邊血管中心主任黃玄禮表示,飲食西化、缺乏適度運動、工作壓力增加,如果又罹患三高加上病情控制不佳,就容易造成末梢血液循環不良,影響傷口癒合,若未及時治療、疏通血管,將因長時間肢體缺血,而面臨截肢的命運。 -
婦人血便確診大腸癌 新術式可免除人造肛門
癌症新知 / 腸癌3666隨著飲食西化及生活習慣改變,台灣大腸直腸癌發生率始終高居不下,連續1、20年蟬聯台灣10大死因排行榜前1、2名,呂宗儒醫師提到,7至8成大腸癌患者為自發性病症,找不到相關家族史。如以年齡進行分析,50歲以上的患者,大都與抽菸、生活習慣不良、長期飲食失衡、嗜吃刺激性食物有關;如在50歲之前發病,則大都是因為基因遺傳。 -
胃癌全球死亡率排名第3 癌前除菌可減少8成
癌症新知 / 胃癌4442台灣消化醫學界成功主辦2019亞太消化系醫學會單一主題會議「篩檢及根除幽門桿菌以預防胃癌之現有證據及亟待解決之議題」,會議結束後,台大醫院副院長吳明賢與台大醫院內科部教授劉志銘籌劃胃癌預防的全球共識會議,國內外30名學者專家齊聚一堂,擬定共識。 -
燃燒脂肪的關鍵找到了 這個基因表現量與肥胖正相關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4106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研究員阮麗蓉表示,Naa10p是人體發育時的重要蛋白,已有研究證實,如果Naa10p突變,將導致發育遲緩,嚴重時甚至會罹患罕見疾病如「奧格登症候」(Ogden syndrome),病童在1歲半前即死亡,特殊症狀為皮下脂肪相當少。此外,體內主導耗能產熱的米色脂肪細胞(beige fat)在減肥過程中扮演關鍵角色,負責增強能量消耗,一旦發生缺陷,將導致儲存脂肪的白色脂肪組織擴張。 -
退化性關節炎年輕化 客製化足墊助改善病況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2700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復健部部長周立偉表示,患者工作時需長期站立,也經常反覆蹲下、起立清點貨物,假日還參與跑步活動,加上沒有適當的肌力訓練,下肢肌力不足,長期下來導致退化性關節炎找上身。 -
攝護腺癌治療選擇 醫師解析根除、微創標靶、放療優缺
癌症新知 / 攝護腺癌4776臨床上多數早期攝護腺癌病患常在健檢抽血或是良性攝護腺肥大出現症狀時,進一步切片檢查才發現。臺北市立萬芳醫院泌尿科醫師蕭志豪表示,局限性的攝護腺癌(stage T1~2)、尚未擴散轉移,可考慮選擇達文西腹腔鏡攝護腺根除手術、海福刀微創標靶治療及放射線治療等3種治療方式,來根除癌細胞。 -
糖友掌握3秘訣 也能擁有快樂控糖生活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951國人飲食西化、精緻化,又久坐不動,以致肥胖率上升,糖尿病已成為國人盛行的重要慢性病之一,國民健康署103至106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發現,台灣18歲以上國人糖尿病盛行率為10.1%。由於糖尿病無法根治,糖尿病友如果無法穩定控制血糖,可能引發視網膜病變、腎病變、糖尿病足、心血管問題等併發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