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骨密度
-
快步健走提升總骨密度 維持骨骼健康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1986為響應2014年世界骨鬆日,提倡國人提早預防骨鬆,骨鬆學會與安怡奶粉聯手舉辦「安怡超敢動 骨骼健康齊步走」,號召民眾於10月19日(星期日)一同走出戶外,鼓勵民眾多動多健康。 -
骨鬆患者按摩推拿 恐骨折癱瘓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4122高雄長庚紀念醫院骨科主治醫師林子平表示,骨疏患者的骨頭就像是蛋捲或蛋殼般脆弱,一旦外力不當介入,如按摩椅、跌倒,就可能對骨質及骨小梁造成危害。因此當家中老爸出現「骨頭痛」的症狀,子女務必先帶至醫院檢查骨密度,接受骨鬆的正規藥物治療,才能讓老爸安心享受按摩。 -
5招輕鬆預防骨質疏鬆 35歲以上多留意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032黃盟仁醫師表示,第一應加強補充鈣質。所謂的骨質疏鬆,是指當骨質密度T質小於負2.5時,而男性與未停經女性,每日的鈣質攝取量應為1000毫克,停經女性則應增加至1500亳克。民眾若想直接服用鈣片製劑,則以「檸檬酸鈣」吸收率為最佳。 -
補帖別亂吃!中醫師:骨齡超前 身高恐停滯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2231一般來說,台灣國小六年級學童的平均身高約150公分,到了國中以後,男女平均身高就出現差異,不管是低於或是超出這個標準太多都不是理想的狀況。但是,許多家長過於求好心切也不是件好事,聶美華醫師指出,在門診中,常碰到不少家長帶著孩子在學校的健檢報告,焦急地要替孩子抓藥轉骨,甚至已經在坊間的診所施打過生長激素,這些都可能會反效果。 -
減重新招!8至12點晨間陽光 影響人體激素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1846研究的作者菲利斯(Phyllis Zee),同時也是名任教於美國西北大學(Northwestern University)范伯格醫學院(Feinberg School of Medicine)的神經學教授表示,陽光是目前已知同步生理時鐘,以及調整精力較有效的方法。 -
學童吃太鹹 小心長不高!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46董氏基金會2012年調查1140位11至61歲民眾發現,學童比成人更喜歡、更常吃高鹽食物,最常吃的高鹽食物依序為鍋貼、炸雞塊、鹹酥雞、炸排骨、即食湯品、洋芋片、泡麵等。而2010至2011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顯示,學童每日鈉攝取量比成人高,超出建議量2400毫克的1.5到2倍。
-
台灣50歲以上男性 每5人有1人骨折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1907彰化基督教醫療財團法人鹿港基督教醫院院長杜思德醫師表示,全球人口老化,骨質疏鬆症已成為全球第2大的重要流行病,國內每年髖骨骨折達1萬8千人,而台灣50歲以上男性中,每5人就有1人一生中會發生一次髖部、脊椎、或腕部骨折。骨質疏鬆患者再次發生骨折的機率非常高,而髖部骨折的男性,一年內死亡率高達22%,超過女性。因此,必須積極治療,避免骨折再度發生。 -
保密防跌5步驟 避免更年期骨鬆上身
兩性關係 / 更年障礙2212女性在更年期停經之後,體內的雌性素會迅速的減少,若又加上沒有正確的生活習慣,就容易造成嚴重的骨質流失,讓骨密度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