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骨水泥
-
醫材「脊椎骨水泥」7月納入健保 1年將近4千多人受惠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2336中央健康保險署今 (30)日宣布,自111年7月1日起將用於椎體成形術所需具顯影效果之「脊椎骨水泥」醫材納入健保給付,1年約有4,300名病患受惠。健保署指出,為增進全體國民健康,提升病患生活品質,在有限財源下,逐步針對臨床缺口醫材優先研議納入給付。而針對椎體壓迫性骨折病患接受椎體成形術時,需使用具顯影效果低溫的骨水泥,健保署為提升病患醫療安全性減少併發症,將「脊椎骨水泥」納入健保給付。 -
81歲老婦腰痛長達3個月 椎底成型微創手術重拾行動力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364壓迫性骨折除了疼痛之外,也可能出現駝背的症狀,但因為許多患者以為是老化所致而輕忽駝背症狀,結果反而錯過黃金治療期而無法治療,甚為可惜。 -
人工關節感染無須2階段進行 新手術傷口清創同步更換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632楊志鴻表示,傳統的關節感染治療通常分成兩個階段,第1階段為移除舊有人工關節,進行清創後,置放含有抗生素的骨水泥幫忙殺菌,患者可能須住院持續施打抗生素約2至4周,直到發炎指數恢復正常,約3個月後再安排第2階段的人工關節再置換手術。 -
僅彎腰使力竟骨鬆性骨折 50歲以上女性4人有1人骨鬆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2448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脊椎矯正科主任陳衍仁指出,根據衛福部資料顯示,50歲以上的台灣女性,每4位就有1位罹患骨質疏鬆症,比率達25%,至於50歲以上男性也有超過10%遭受骨質疏鬆威脅,未來一旦發生髖關節骨折,不僅會造成生活品質下降,更增加失能臥床的風險,死亡率也相對增加許多。 -
癌症骨轉移不再是絕症 最新冷凍膠技術提升癌友存活率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10540根據奇美醫學中心統計,易發生骨轉移的癌症前3名分別為乳癌、肺癌及攝護腺癌,以往發生骨骼轉移後存活期約3至6個月;癌症骨骼轉移的症狀包含疼痛、骨頭缺損而最後會導致病理性骨折。 -
骨鬆老奶奶種菜閃到腰 椎體成形術改善壓迫性骨折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3883台大醫院新竹分院骨科部醫師蘇盈豪表示,壓迫性骨折常見於有骨質疏鬆的高齡患者,病人常因跌倒或搬重物導致脊椎骨裂開並且垮掉。因為脊椎是支撐身體的主結構,受傷之後日常活動就會受限。病人常有坐著痛,走路也痛的狀況。嚴重者甚至稍微翻身就感到劇痛,最後只能一直臥床。 -
彎個腰竟骨折 全台每年有6萬人因骨鬆致脊椎骨折
醫美減重 / 養生抗老3170中山醫院骨科主治醫師陳文哲教授表示,骨質疏鬆症好發於老年人或停經後的婦女,當骨頭的骨質減少脊柱相對脆弱時,容易因搬重物、跌倒,甚至咳嗽、大笑,而發生脊椎骨折。 -
長時間下背部疼痛 當心是脊椎骨折了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4158李宜軒提到,脊椎壓迫性骨折患者通常會下背部疼痛,活動或走路時疼痛感明顯,有時咳嗽、打噴嚏會更痛;部分患者甚至無法靠自己的力量,從椅子或床上站起來,來到門診確診時,腰椎多已壓扁,若不盡快接受治療,會造成長時間臥床不起,甚至可能衍生更多問題,嚴重者可能壓迫神經,引起雙腳痠麻、下肢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