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高血脂患者
-
10年內有無心血管疾病? 頸動脈斑塊透露警訊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2815王豊裕指出,頸動脈斑塊盛行率隨年齡成長而增加,且男性頸動脈斑塊比例略高於女性。經常運動者的頸動脈斑塊盛行率明顯較低,有吸菸及飲酒習慣者頸動脈斑塊盛行率較高,印證不良生活習慣是代謝症候群的危險因子。未來會不會發生代謝症候群?檢測也能得知。王豊裕說,透過血流動力動脈硬度檢測儀,可以掌握未來10年內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
每天喝二瓶以上啤酒 年輕業務員痛風上身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478奇美醫學中心風濕免疫科主治醫師林峻宇表示,餐餐吃大魚大肉,血中尿酸容易超標,罹患高尿酸血症,血液中高濃度尿酸形成尿酸鹽結晶,沈澱在關節,引起強烈的發炎反應,這就俗稱的痛風。 -
全國失智症盛行率調查 中風患者風險多7倍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1934恩主公醫院神經科主任孫瑜說明,這項調查隨機抽樣以全國65歲以上老人為受訪對象,訪員實地家戶訪視,合計訪查2萬8600戶,完成8337份有效樣本,調查項目包括社經狀態、生活習慣、病史及危險因子等。 -
腳冷發麻傷口難癒 下肢動脈阻塞嚴重恐截肢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65台南市立醫院心臟內科醫師陳怡芝指出,下肢動脈阻塞疾病第一個徵候經常只是輕微的間歇性跛行,其病因是下肢動脈粥狀硬化造成下肢動脈血管狹窄,讓血流無法傳送到足部,以致下肢缺氧。輕者患者下肢會有發冷、麻木、疼痛、間歇性跛行等症狀。情況嚴重者,還可能導致腳趾頭及足部發生潰瘍甚至壞死之現象。一般民眾常因對此疾病不熟悉,拖到足部有傷口無法處理甚至壞死而延誤就醫,導致需要截肢的不幸。
-
與「粽」不同 臺大端午呷健康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2228傳統粽子以糯米為主,不但膳食纖維含量低,而且份量大、油脂含量多,容易造成過多熱量的攝取,對於慢性病患者更是極大的負擔。有鑑於此,臺大醫院營養師群設計重量100公克的四款巧粽,冰Q粽熱量為90大卡,其他三種葷食米粽大約只有150大卡,比一般傳統粽子減少40%的熱量。 -
撿回一命!四肢無脈搏也可以開心臟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566台北三軍總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 鎮蔡建松教授表示,據文獻報導上主動脈幹阻塞是可運用侵入性較低的血管內支架來暢通血管,但若病人是無名動脈狹窄就必須使用傳統手術治療,因無名動脈有較大的直徑及距離右鎖骨下動脈及右總頸動脈分岔處很近,在過去臨床統計使用傳統繞道術五年內可維持通暢度97%且無併發症,這與血管內支架方式針對無名動脈阻塞治療五年內通暢度82%且併發症11%,有很大的差異。 -
防三高!血脂要控制護心又顧腎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471成大醫院心臟內科陳志鴻醫師表示,血脂異常不痛不癢,不會有明顯的症狀;但膽固醇過高,長期會讓動脈硬化,影響到供應心臟血液的冠狀動脈,發生硬化、狹窄、阻塞。若造成心臟肌肉的缺氧,就是狹心症,如果冠狀動脈狹窄得厲害,沒有處理,有急性的血塊,就是心肌梗塞,是死亡率很高的急、重症,常需要裝心臟支架、作冠狀動脈繞道手術,甚至動用到葉克膜來救命,這是冠心病最可怕之處。 -
包皮炎竟是糖尿病作怪 平時多注意血糖
兩性關係 / 男人幫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