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高齡長者
-
天冷工作慎防低溫症!嚴重恐致命 高風險族群尤其注意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354正常人體核心體溫為37±0.5℃,當核心體溫出現下降趨勢,就容易引發低溫症,即所謂失溫。依據瑞士低體溫分級系統,可將低體溫劃分為3級,且各分級的低溫症症狀也會有所不同。 -
國健署攜60家餐飲業者 從6面向打造高齡友善用餐環境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3561為了營造高齡友善飲食環境,國健署持續辦理人才培訓及教育訓練,提升專業人員知能,今(21)日特別舉辦記者會,邀請合作餐飲業者桃園和逸飯店主任吳姵儀、副主廚鄭詠霖、宏銘的廚房執行總監黃宏銘和阿義師的大茶壺茶餐廳主廚張侑霖一同帶您體驗高齡友善飲食環境,並展現各家主廚精心研發的美味餐點,帶來視覺、聽覺、嗅覺、味覺等多重饗宴。 -
老老照顧找到解方 奇美醫院從患者入院就啟動準備服務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465為確保相關醫療資源能夠有效整合,實現連續性照護的目標,奇美醫院急診醫學部2022年3月起便從急診階段,即開始評估高齡病人的出院準備服務,且視病人狀況轉介居家醫療。提供的出院準備服務包含協助處理社會、經濟和照護方面的問題,進行照護者照護能力的評估和衛教指導,同時進行病人是否需要轉介居家醫療、長照服務以及社工轉介之評估,並提供護理照護指導和進行電話追蹤。 -
認識失智症!現在就是最佳時刻 出現10大前兆及早警覺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37292025年台灣將步入超高齡社會,失智人口亦快速增加,根據衛生福利部委託辦理失智症流行病學調查,臺灣失智人口已超過30萬人,且65歲以上長者失智症盛行率,隨年齡增加呈現倍增之趨勢,國民健康署持續推廣失智友善社會,期望民眾一起為失智者及其家庭注入關懷,「共伴」支持、友善接納融入社會! -
癌症治療壓力大!為防癌疲憊 長庚開發模型登國際期刊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4226女性月事異常,一定要提高警覺!40多歲林小姐本身是職業婦女,生活相當忙碌,日前發現月經量異常增多,原本不以為意,但健檢時發現子宮內膜變厚,就醫確診3期子宮內膜癌,療程期間,醫療團隊以最新預測模型預判她有較高機率出現「癌因性疲憊(Cancer-Related Fatigue, CRF)」的副作用,經即時處置,順利恢復健康,該項預測模型的研究成果近期也成功刊登在知名國際期刊《Cancers》。 -
急性肺栓塞沉默殺手 「超微創導管抽吸血栓」通肺動脈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4539徐中和分析,吳女士有大片肺栓塞需打通,如果採傳統的靜脈注射溶栓藥,可能有高出血風險,而開胸取栓手術死亡率也極高,因此與吳女士討論後,徐主任改採新一代治療:以超音波震碎血栓導管治療,也就是局部麻醉靜脈的方式,將導管直接置放在肺動脈,以超音波的能量配合溶栓藥物來震碎血栓,吳女士血栓清除率達9成以上,輔予血栓溶解劑治療,不僅減少出血風險,施打的溶栓藥物劑量約傳統治療的5分之1,腦出血的風險極低,相對安全的治療。 -
10大死因年輕人「輕生死亡率」攀升 心健司推測3原因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448衛福部統計處統計,111年自殺死亡人數為3,787人,比110年增202人,死亡率每10萬人口16.2人,上升0.9人。衛福部統計處說明,111年自殺死亡人數與死亡率與108年(疫情前)相較稍微下降;然111年各年齡層自殺死亡率比110年增加,其中15到24歲以及65歲以上自殺死亡率回到疫情前水平。 -
全榖雜糧聰明吃 簡便的免費電鍋食譜可下載也有實體書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3750依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在「我的餐盤均衡飲食」建議,三餐的主食至少要有3分之1以上來自全穀及未精製雜糧食物,以攝取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等營養素。台北市社區營養推廣中心於 111 年調查台北市65歲以上社區長者不吃或少吃全穀及未精製雜糧的原因,有36.4%長者表示口感太硬咬不動,有15.2%長者覺得烹煮不易進而降低全穀及未精製雜糧的接受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