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高齡長者
-
高齡長者快速失能2大主因 醫:腦中風及骨鬆性骨折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3956醫師表示,在臨床上,腦中風及骨質疏鬆性骨折,是造成高齡長者快速失能的2大原因。花蓮慈院團隊透過健保資料庫分析發現,心房顫動病人預防腦中風服用的抗凝血劑藥物中,與傳統口服抗凝血劑(Warfarin)相比,使用新型口服抗凝血劑(NOAC)能降低病人骨折及骨質疏鬆症的風險。這除了提醒醫師在腦中風預防的藥物選擇上,新型抗凝血劑有較多的優點外,並注意高齡長者在骨折預防以及骨質疏鬆介入的重要性。 -
在家做運動提升免疫力 3招鍛鍊身體不讓病毒入侵
醫美減重 / 運動健身6568世界衛生組織指出,身體活動(含勞務、家務、交通及休閒活動等)不足為全球死亡前10大危險因子,約有21%~25%乳癌及結腸癌、27%糖尿病及30%缺血性心臟病,都是因身體活動不足所造成。對此,國民健康署提供居家適度運動的3個妙招,讓您在室內也能鍛鍊好身體,提升自我防疫能力。 -
偏鄉就醫路途遙 《與惡》林予晞實地走訪盼社會重視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332台灣癌症基金會日前針對北中南東4大地區,進行「癌友就醫交通困境調查」,探究癌友就醫可近性之困境,蔡麗娟副執行長發布調查結果顯示,有近6成癌友認為無法持續就醫的主因在於交通不便,甚至是大南部與東部地區,有近7成(南部67%、東部66%)的癌友曾因此出現中斷治療的想法,高出北部與中部地區20%及32%甚多。若進一步從交通時間來看,71%的北區癌友就醫交通往返時間2小時內即可完成;反之,南部與東部因交通運輸不發達、地區幅員廣闊,使得一半以上的癌友需花費4小時以上的時間來回就醫(南部占56%、東部占68%)。 -
中老年人總睡不好 透過智慧光照可調整作息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863國立陽明大學護理學院院長劉影梅表示,高齡長者常有夜眠中斷或失眠困擾,如果長期日夜節奏周期紊亂,不只影響睡眠,還會影響內分泌失調,提高糖尿病、高血壓等代謝疾病風險。 -
桌遊飲食碰碰樂 幫助高齡長者延緩衰老與失智
醫美減重 / 養生抗老3691童綜合醫院高齡照護團隊研發出1款桌遊遊戲-飲食碰碰樂,主要希望透過遊戲之趣味性,激發高齡長者對預防失智與延緩失能相關知識之學習動機,同時利用桌遊需多人參與之規則,增進長者之人際互動及社會參與感。 -
睡眠障礙成現代人文明病 用藥準則應由醫師診斷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990台灣睡眠醫學學會2017年1項調查發現,全台平均每10人當中就有1人慢性失眠,盛行率為11.3%,相較10年前總失眠人口比例逐漸上升,尤其是高齡長者和女性2大群族。 -
3大用藥問題 交給藥物影像辨識系統解決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442根據調查,台灣65歲以上需要長期照護的失能高齡長者約有50萬人,大多患有多重慢性疾病,常常需要把多種藥物拆開放入藥盒方便服用,但藥丸尺寸既小顏色又都類似,並且藥名容易混淆,高達一半以上長者有用藥錯誤問題而不自知。 -
輔具擬列入醫療器材 民間團體批食藥署擾民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56阿嬤上菜市場時,使用雨傘拐杖,除了協助步行,還可用來躲雨遮陽,相當方便,不過,在立法院《醫療器材管理法》草案中,以安全為由,認為所有輔具都應該列入醫療器材,嚴加管理,一旦該法案上路,就連菜籃車也成為醫療器材,民間團體痛批,這根本就是擾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