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魚肉
-
抗癌補充體力只喝精力湯 熱量攝取不足恐阻礙治療
癌症新知 / 抗癌密碼3368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營養師王依屏表示,許多癌友對於「吃」無所適從,存有許多迷思,例如,不能吃得太營養,如果太胖會讓癌細胞吸收營養跟著壯大。此外,國人常認為湯才是營養最精華所在,因此只喝湯來補身體,但不吃魚肉或雞肉,體重就會快速下降,且肌肉量越來越少,讓抗癌之路更難行。 -
天熱食品保鮮不易 食物中毒比例增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2900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食品藥物管理科代科長王明理指出,食品中毒定義為2人或2人以上攝取相同食品出現相似症狀,病因大宗為病毒、細菌、天然毒,而組織胺(Histamine)就屬於天然毒的1種。王明理表示,組織胺是在腐敗魚肉(如鮪魚、鯖魚、鰹魚、秋刀魚、沙丁魚等)中常見的1種化合物,對熱安定,故不易以加熱方式加以破壞,一旦產生就不易去除。 -
早餐這樣吃 鈣磷比不及格骨鬆找上門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924據統計,台灣地區不分老少均缺鈣,高達97.6%的人鈣攝取不足,及鈣質吸收不夠,還可能因為鈣磷攝取量比值嚴重偏差,而導致體內鈣質吸收都發生問題。究竟鈣磷比為何如此重要?禾馨醫療小兒科陳映庄醫師解釋,鈣和磷元素在體內的吸收和代謝是相互制約的,只要保持在適當的比例範圍,就可以確保鈣質被小腸充分的吸收,減少噬骨作用,進一步維持骨骼的生長發育。 -
預防心血管疾病 曾春典:應從控制三高做起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4058心血管疾病已成為台灣、美國及其他西方國家的主要死因,根據統計顯示,至2020年心血管疾病將成為全球最普遍的主要死亡原因。財團法人臺北醫學大學校友會教育基金會、綠杏文化事業基金會、中華民國防高血壓協會,特別邀請台大醫學院內科名譽教授曾春典醫師,到講座現場為大家說明如何「由三高控制來預防心血管疾病」。 -
年後減重遠離肥胖 營養師:飲食習慣是關鍵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4324春節假期結束,許多人因過年期間吃吃喝喝導致體重上升,又得展開減重計畫。世界衛生組織指出,肥胖是種慢性病,造成糖尿病、代謝症候群、高血脂等風險比正常體態的人多3倍;罹患高血壓、膝關節炎、心血管疾病、痛風等機率則增加2倍。營養師提醒,均衡飲食少吃多動是減重的不二法門,肥胖者體重降低5%就能改善血壓與血糖 -
改變寶貝餐盤內容 解決過胖過瘦困擾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4526寶寶1歲後,隨著對奶水需求量的減少,每次的餐盤內容,建議可儘量包含全榖雜糧類、蔬菜、豆魚蛋肉類及水果,其中全穀雜糧類的份量與蔬菜相當,水果1天攝取1~2份,豆魚肉蛋類則可少於全穀根莖類的份量。 -
隱形眼鏡直接丟馬桶? 當心微塑膠進入食物鏈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58美國一份最新調查報告顯示,近4500萬美國人將用過的隱形眼鏡直接丟進水槽、馬桶裡,經過分解,將成為環境中的微小殺手「微塑膠」,進入河川、海洋,透過一連串的食物鏈,可能變成餐桌食物的一部分,危及健康。 -
均衡飲食不挑食 營養師建議孩子這樣吃點心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344台灣少子化,每個都是寶,許多家長疼愛孩子,想吃什麼就給什麼,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營養師蔡璟志提醒,家長應該培養孩子均衡飲食習慣,三餐定時定量,盡量少給餅乾、飲料、糖果、巧克力、速食等點心,以免養成挑嘴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