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 心血管疾病
-
7旬翁有三高、菸齡超過40年 心梗急發作送醫搶回一命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593長安醫院心臟血管內科醫師江睿穎表示,急性心肌梗塞為嚴重的心臟病,通常是由於冠狀動脈的脂肪斑塊突然崩塌,導致血流阻塞,進而使心臟肌肉受損壞死。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導致心臟功能衰竭,甚至死亡。急性心肌梗塞引發原因眾多,包括吸菸、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肥胖、缺乏運動、壓力過大、家族史等危險因子,都是增加心肌梗塞發作的風險因素。 -
隱藏版死因第1位是它 醫師盤點8大遠離心血管疾病要領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4532隨著醫學進步,全球人口預期壽命持續提高,儘管如此,心血管疾病仍是全世界10大死因之首。根據調查,全球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數從1990年1200萬人攀升至2021年逾2000萬人,漲幅超過60%,衛福部統計顯示,心血管疾病已位居我國10大死因第2長達20年之久,2022年死亡人數更高達23,668人,且有持續增長的趨勢。 -
38婦女節愛自己!醫列注意要點 籲各年齡女性檢視健康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672根據國人10大主要死亡癌症排行裡就可發現,專屬婦科癌症(乳癌、卵巢癌)就已佔據其中2名,雖然卵巢癌的好發於50歲後女性,但乳癌的發生年齡近年來有年輕化的趨勢,各年齡層女性健康焦點該怎麼檢視?北投健康管理醫院主任沈彥君將年齡層做簡單區分,提醒不同年齡階層的女性朋友,也有不同的健康注意! -
女性更年期荷爾蒙降低傷心 愛護心血管遠離心臟病威脅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264更年期健康學會執行長李奇龍表示,更年期是迎接下半生的重要時刻,全國每4名女性有1人正處在更年期中。女性荷爾蒙有保護心血管功能,然更年期將導致女性荷爾蒙濃度降低,出現三高心血管疾病風險將隨時間增加。 -
不只預防流感!接種流感疫苗 還可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339在歷經新冠肺炎疫情後,民眾對流感威脅及其併發症警覺性稍有降低。其實自2020年至今,流感流行季節內流感幾乎消失無蹤,大部分人對於流感的抵抗力都弱,尤其在新冠肺炎仍未停歇下,若連流感病毒也一起流行,勢必讓醫療負擔更加嚴峻。有研究發現,施打流感疫苗後,發生腦中風、心肌梗塞的機率有減少,且接種流感疫苗除了能預防感染流感病毒外,也可避免肺炎、腦炎等併發症的產生,更可預防心血管疾病。孕婦也可接種,目前已有間接證據顯示,孕婦若得到流感,對胎兒健康影響大,可能會令器官功能出現異常,甚至包括腦部發育也會受影響。 -
沒吃早餐的人注意! 心血管疾病正等著你
醫美減重 / 養生抗老5602這是1項前瞻性的研究,從參加過1988年至1994年國民健康和營養調查III中,挑選6,550名年齡介於40至75歲成人進行研究。其中1次對他們吃早餐的紀錄進行分析,有將近6成的人有每天都吃早餐的習慣,25%的人偶爾才吃1次早餐,10%的人很少吃早餐,但也有5.1%從來不吃早餐。 -
國人飲食不均衡 心血管疾病患者缺這個營養素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3412其實除了幼兒之外,急性心血管疾病患者也一樣需要奶製品。研究顯示,多多攝取奶類,有助於預防血管硬化、降低血壓。不過,三軍總醫院最新調查發現,有8成1的急性冠心症住院病人奶類明顯攝取不足。 -
BMI小於18.5且走路慢 心血管疾病致死率增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408英國Leicester大學的生物醫學研究中心的Tom Yates教授表示,排除性別、抽菸與否、飲食相關問題,還有每天看電視的時間和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BMI)這些與心臟病有關的危險因子之後,他們從研究中發現,和走路速度比較快的人相比,走路慢的中年人,其死亡風險和心血管疾病致死率,是走路快的人的2倍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