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 新冠肺炎
-
最新國人10大死因癌症連42年居首 新冠肺炎降至第6位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3846衛福部今(17)日公布2023年國人死因統計,112年死亡人數死亡人數20萬5,575人,較111年減少2,863人,主要因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死亡人數減少,111年新冠肺炎名列死亡排行的第3名,112年則降至第6名。 -
最新國人10大死因癌症連41年居首 新冠肺炎排名第3位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0997統計處科長呂淑君表示,111年死亡人數為20萬8,438人,較110年增加2萬4,266人,增加13.2%。增加原因主要受COVID-19疫情及人口老化影響;死亡率(死亡人數除以年中人口數)為每10萬人口893.8人,增加13.9%;以WHO 2000年世界人口結構調整後之標準化死亡率為每10萬人口443.9人,增加9.5%。 -
不是得過就沒事! 新冠肺炎2次確診比第1次染疫更嚴重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231再度感染COVID-19相較於首次感染時,會對健康造成更大的威脅。研究人員發現,當1個人2度感染新冠病毒時,死亡、住院和嚴重健康問題的機率會加劇。不管是未接種疫苗、接種疫苗以及施打加強劑的人當中,這種現象都很明顯。簡單來說,無論是否接種疫苗,每個人在再次感染時都面臨更大的風險。1個人若感染過新冠肺炎,也接種過疫苗,這意味著他們對之前的感染和疫苗具有雙重免疫力,但他們再次感染時,仍然容易受到不良後果的影響。 -
添15歲少年MIS-C 新冠肺炎何時降級?指揮中心曝規劃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159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27)日說明新增254例中重症個案,其中兒童重症部分出現4歲與15歲的MIS-C新病例;以及1名20多歲女性死亡個案。隨著疫情趨緩,各界期盼法定傳染病降級。ACIP召集人李秉穎今(27)日在廣播節目分享對於降級的看法,他認為只要新冠的重症與「死亡率」降到與流感相同,即可降級,等同於疫情正式宣告結束。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法定傳染病的降級考量,致死率是參考指標,但只是其中1個條件。 -
研究:COVID-19 染病後的心臟病風險 比施打疫苗還高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717英國的一項研究顯示,在科學家分析了大約3800萬接種疫苗的人的數據之後,發現感染了COVID-19可能會引發罕見的心血管併發症,例如心肌炎和心律不整等罕見的心血管併發症。 -
減腰圍降低三高和代謝症候群 還會讓這種疫苗效果更好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309台大醫學院名譽教授蔡克嵩指出,自全球爆發新冠肺炎疫情的2020至2021年國際醫學期刊文獻索引摘要資料庫PubMed搜尋結果來看,三高慢性病前期的代謝症候群5項指標--腰圍過大之內臟脂肪、血壓、空腹血糖、空腹三酸甘油酯、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與新冠肺炎的關聯性研究即高達6千多篇,其中又以血糖、肥胖指數與新冠肺炎嚴重程度最高度相關。 -
新冠疫苗可否混打?隔多久打? 新冠肺炎科學實證解惑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44新冠病毒充滿未知,台大醫院召開視訊會議,院長吳明賢表示,台大必須擔負分享知識的社會責任,從今天起,於台大醫院官網成立「新冠肺炎專區」,放上Q & A,與民眾分享科學實證知識。 -
國際「停止網路霸凌日」 多位名人共同為青少年發聲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4521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說明,根據 2019 年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以 30 個國家的青少年為對象調查指出,有3分之1的青少年曾遭遇過網路霸凌、5分之1的青少年為了躲避網路霸凌及暴力行為而輟學。網路霸凌也比傳統霸凌更具傷害性,甚至會引發自殺念頭及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