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CLL
-
慢性淋巴性白血病好發中老年人 醫界分析國際治療趨勢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5772最新癌症登記報告,全台一年約新增「慢性淋巴性白血病」(CLL)患者人,占白血病個案數1成,且逐年上升,傳統僅有化療可用,治療不佳。新型口服標靶藥物問世後,提高治療效果及患者生活品質,醫師呼籲,健保能放寬給付標準,嘉惠更多患者。 -
11項新藥納入健保含癌藥、罕藥、乾癬等 擴增7藥給付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4356中央健康保險署「全民健康保險藥物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共同擬訂會議」針對早期治療及前線治療,通過多項新藥納入健保給付和擴增給付,包括癌症新藥治療早期乳癌、晚期或轉移性三陰性乳癌等多種不同癌別;罕病新藥,如治療Dravet症候群,以及其他新藥,如治療乾癬等疾病,共計收載11項新藥及7項藥品擴增給付規定,總共挹注藥費57億元,預估超過14,554病友受惠。 -
腹脹不適、疲倦愛注意! 醫解析慢性淋巴性白血病治療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4888慢性淋巴性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LL)較好發於老年人、白種人,男性患者較多。滕傑林醫師說,大部分患者都沒有明顯症狀,往往是在健檢或抽血時意外發現白血球數量很高,才被轉診到血液科。 -
淋巴癌初期症狀不明顯 別把這些徵兆誤以為老化現象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3795台灣進入高齡社會,代表65歲以上老年人口佔總人口比率達14%,高齡族群的疾病治療漸漸備受重視。血液腫瘤科主任王佐輔表示,吳阿嬤罹患的高惡性度被套性細胞淋巴瘤(Mantle Cell Lymphoma,MCL),好發在50至70歲長者,其中男性又比女性多3倍,因為初期症狀不明顯,7成病患在確診時已經較為後期,並出現淋巴結腫,常見侵犯部位為血液、骨髓、胃腸道、脾臟等等,是1種長期、復發率高的淋巴癌。 -
這7種衰老症狀可能是血白病徵兆 醫師提醒3大迷思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461王銘崇強調,慢性淋巴性白血病是否需要進行治療需要醫師嚴謹判定,民眾應遵照醫囑追蹤或治療,若有疑問應主動與醫師討論,切勿自行尋找坊間偏方,避免因服用類固醇,造成白血球下降或淋巴結變小的短暫假象,長期下來產生不良副作用,讓患者破財又傷身。 -
B群鏈球菌疾病 易造成新生兒敗血症及腦膜炎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2431民眾關心,GBS疾病常見嗎?基本上,對新生兒而言,GBS常造成新生兒敗血症(Sepsis)及腦膜炎,在預防方法廣泛被運用之前,美國每年大約8000個嬰孩會得到GBS疾病。其中二十分之一會死於GBS的感染,生存的嬰孩特別是那些有併發腦膜炎者常會有後遺症如聽力、視覺損失或學習的障礙。對孕婦而言,GBS可能導致膀胱感染、子宮感染(amnionitis ,endometritis)和死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