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EPA
-
「餓死癌細胞」論點荒謬 營養不良無力對抗病魔才致命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721「營養補給為癌症治療的重要1環」台灣腸癌病友協會榮譽理事長王輝明說,許多癌友並非死於癌症本身,而是因為沒食慾、沒體力,加上營養不良,體重逐漸變輕,最後逐漸走向死亡。 -
癌症患者不能缺少營養支柱 癌友營養補充補對了嗎?
癌症新知 / 抗癌密碼4966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家庭醫學科專責營養師洪若樸表示,多數人罹癌後會擔心害怕而睡不好、吃不下,時間久了,營養不良便逐漸消瘦;化放療雖能清除癌細胞,但會影響唾液分泌,讓味覺變差、食慾不佳,還會破壞口腔黏膜,吞嚥食物時會感覺卡卡的,導致患者不願意進食,甚至影響腸胃道功能,造成營養吸收力降低。坊間甚至有傳言:「吃太營養會養胖癌細胞」,所以要透過少吃去餓死癌細胞。 -
治療自閉、過動症孩童 研究:藥物搭配這成分更有效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4821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張倍禎主任表示,真正接受專業治療的兒童青少年精神疾患少之又少,原因不外乎是大眾對於看精神科的負面印象,擔心會留下紀錄、孩子需要長期服用藥物等。然而,早期的介入和預防可以降低社會經濟負擔,也有許多證據支持早期營養介入可以保護兒童青少年精神疾患的腦部神經發展,例如有關妊娠期Omega-3脂肪酸不足的研究發現,Omega-3脂肪酸攝取不足與孩子出生後的認知發展遲緩有相關性。甚至兒童的發炎指數或體內Omega-3指數,未來也將會是評估孩童對治療反應的重要指標。 -
圖解巴塞隆納肝癌分期 徹底了解肝癌治療策略
癌症新知 / 肝癌4115黃怡翔主任說明,肝癌初期通常沒有症狀,需要利用腹部超音波、電腦斷層檢查等影像工具才能夠發現。腹部超音波是不具放射線的非侵入性檢查,不會疼痛、便利性高,能揪出小於1公分的腫瘤,是偵測肝癌的利器,建議高風險族群要定期追蹤,才有機會及早發現肝癌。 -
癌症為何復發轉移? 中研院研發新抗體破解關鍵機制
癌症新知 / 抗癌密碼69EpCAM是1種在細胞膜上的蛋白質,常見於惡性腫瘤上皮組織,與細胞黏附、遷移、增殖、分化,以及腫瘤發生、進展有關。研究團隊發現,它會透過訊息傳遞來穩定PD-L1的蛋白,不讓免疫系統攻擊。 -
看東西變得模糊扭曲? 黃斑部病變嚴重恐導致失明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4837國泰綜合醫院眼科主治醫師簡湘文表示,黃斑部是眼睛視網膜最中央的1小塊區域,是主宰中心視力最重要的部位。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是種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出現視網膜中央部位的退化,好發於50歲以上的長者,是老人常見視力退化及失明的原因。初期患者會覺得視線模糊,閱讀時會無法看清楚字體,嚴重時會急速惡化,中央視野變黑,只剩周遭視野,最後喪失閱讀能力甚至失明。 -
整形名醫張大力院長 榮獲2020美容醫學品質雙認證
醫美減重 / 美容整形3772東京風采注重高規格美容醫療品質、安全執行美容醫學流程、個人化專業評估、整形醫美環境各項儀器設備國際同步、開刀房可執行8大整形美容手術項目、維護隱私專人管理、日式創新服務特色及注重人性化細節等。 -
當安眠藥遇上4大類飲食 交互作用恐踩地雷「藥」當心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65341位從海外歸國的劉姓小姐,原本就有失眠的困擾,定期服用安眠藥來助眠,但受到疫情影響,擔憂會在國外染疫,返國後又怕防疫措施做得不夠,造成焦慮緊張加劇,即使服用醫師處方的安眠藥後,晚上還是翻來覆去徹夜難眠,原本以為睡前喝點紅酒配藥,可以快速入眠,結果反而產生嗜睡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