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O型
-
臍帶血有備無患 地中海型貧血寶寶得救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3005「寶寶5個月大,已經有知覺了,無論如何我都要把他生下來!」魏太太得知寶寶是重度地中海型貧血後,仍決定生下孩子,在滿2歲5個月時,順利接受臍帶血移植,移植3個月後,魏小弟血型從原本的B型變成捐贈者的O型,代表移植成功。 -
臍帶血有備無患 地中海型貧血寶寶得救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2991「寶寶5個月大,已經有知覺了,無論如何我都要把他生下來!」魏太太得知寶寶是重度地中海型貧血後,仍決定生下孩子,在滿2歲5個月時,順利接受臍帶血移植,移植3個月後,魏小弟血型從原本的B型變成捐贈者的O型,代表移植成功。 -
先長肉才能抽高? 錯誤迷思恐成糖尿病幫凶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98112歲的小杰因家長擔心長不高被帶至門診檢查,身高152公分、體重60公斤、腰圍81公分,BMI值達肥胖,後頸與腋下都有黑黑的色素沉澱,家長以為是洗澡沒洗乾淨,其實是黑色棘皮症,為糖尿病相關症狀之一。 -
寶寶站起來! 爬走順序不打緊觀念正確才重要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15852一般來說,寶寶通常在4個月後會開始翻身,約6個月大後會開始想爬,7到10個月後,便會陸續出現站與走的動作,至於要能不用攙扶、放開手走,大多數的寶寶能在1歲4個月之前達成。巫漢盟表示,由於現在小孩的發育較好,家長其實不用擔心孩子過早學走路,反而更該擔心過了適當年齡孩子仍不會走路,這可能代表孩子有發展遲緩,或腦部、肌肉張力出問題,建議可去小兒科或兒童復健科就診、釐清原因。 -
產檢驚見胎兒溶血症 侯佩岑提早剖腹生產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3404國內產科權威李茂盛教授表示,新生兒溶血症問題並不常見,致病原因多且複雜,主要為母親與胎兒的血型不同而產生抗體,少部分個案病情相當嚴重,透過產前仔細診斷,就能及早處理。
-
O型人心臟病風險低? 做好生活保健較實在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578荷蘭格羅寧根大學(University of Groningen)的Tessa Kole表示,根據調查,以冠狀動脈疾病的心臟病或心絞痛發作比例來說,非O型血型的770,000人,也就是A、B或是AB型的人的發病比例為1.5%;O型血型的人大約有510,000人,發病比例是1.4%。另外以心血管疾病來說,非O型血型的708,000人,發病比例是2.5%;O型血型的人則是2.3%。 -
寶寶背帶挑選原則 保護骨骼健康發育最重要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893新生兒關節面軟骨較厚,兩側韌帶的伸展性大,所以活動範圍較成人大,也讓幼兒骨頭不易折斷,但相對地關節的穩固性差,較脆弱,在外力作用下就易脫位,或發生彎曲、變形。 -
肩頸背痠痛莫大意 長期骨骼軸線不良難醫治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806成大醫院骨科部醫師李佳龍表示,有O型腿、X型腿、駝背或肩膀一高一低等情況的人,是屬於外觀上明顯的骨骼軸線變形者,而較輕微的變形則不易看出,也是最常被忽略的問題。他舉例,一般人正常站立時,頸椎彎曲0度、承重約5公斤;低頭使用3C產品時,頸椎輕微彎曲15度,承重增加至11公斤,如低頭幅度達60度,則頸椎承重會加重至27公斤,長時間如此會使得椎間盤退化、神經與關節發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