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RNA
-
擔心老化影響健康? 研究:面對老化焦慮1改變能改善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780與年齡相關的焦慮可能源自於各種因素,例如對身體變化的擔憂、與周圍老年人在一起的不適感,以及失去獨立性的擔憂。由愛荷華州立大學(Iowa State University)教授莎拉.弗朗西斯(Sarah Francis)帶領的研究團隊,所提出的最新研究發現,如果你對老化感到極度焦慮,你的健康狀況就會很差,但如果你把它看作是1個積極的人生階段,你的健康狀況就會比較好,也更有可能做出有益於長遠的生活方式的改變,這項研究結果發表在《身體活動與健康》(Physical Activity and Health)期刊。 -
深度睡眠對老年人的大腦有益 研究:可降低失智症風險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4218缺乏充分的睡眠不僅會使人感到疲倦不安,還可能引發多種慢性健康問題,包括糖尿病、心臟病和憂鬱症。根據國外1項研究指出,缺乏深層睡眠的老年人,更容易罹患失智症。深層睡眠是身體修復和恢復功能所必需的1個階段,根據發表在《Jama Network》的最新研究,對於60歲以上的人來說,每年減少1%的深層睡眠,可能會增加27%罹患失智症的風險。 -
肝病早期易忽略! 哪些族群及早做B、C肝篩檢?1次看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934肝病早期通常沒有明顯症狀,一旦有症狀時,大都已至肝病的晚期,國內每年因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死亡人數超過萬人。目前國民健康署提供45至79歲民眾終身1次B、C型肝炎篩檢,截至112年7月曾接受過篩檢的人數已經超過533萬人。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表示,鼓勵符合條件民眾,為了自己也為了家人,善用政府提供的免費服務,一生至少接受1次B、C型肝炎篩檢。 -
全球外泌體研究蓬勃 國內外泌體臨床應用相繼展現成果
醫藥衛生 / 生醫產業47505近年國內興起外泌體研究,台灣外泌體產學聯盟召集人林奏延教授表示,早在2013年外泌體獲諾貝爾醫學獎揭示學理及肯定,全球開啟迅速發展,各國競相投入不同領域的醫療臨床試驗、積極布局於幹細胞功能參與、再生醫療的應用,外泌體在全球學術和臨床應用、技術與產品開發已具產業規模。 -
國衛院最新發現! 氣喘與異位性皮膚炎的致病關鍵是它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5595國衛院免疫醫學研究中心譚澤華特聘研究員與莊懷佳副研究員團隊,歷時10年的研究發現,去磷酸酶DUSP8過量表現的 T淋巴細胞,會促使細胞大量產生發炎性細胞激素IL-9,因而誘發氣喘或異位性皮膚炎。此項研究已在今(2023)年11月發表於全球知名醫學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JCI)》。 -
慢性阻塞性肺病3大症狀與感冒相似 自我評估揪出病灶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3643台灣每年有超過5千人因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死亡,其中更有將近36%病患引發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等共病,然而,國人對於肺阻塞病識感相對不足,若是沒有及早診斷治療,惡化風險極高。趁著2023年世界慢性阻塞性肺病日前夕,國民健康署呼籲民眾,及早戒菸,遠離肺阻塞的危險因子,若有相關症狀應儘早確診並積極治療,預防共病發生。 -
新冠期間兒童性早熟比例增! 手機、平板恐為幕後推手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554手機或平板電腦發出的藍光,是可見光譜中波長最短、能量最高的顏色其中1種,而太陽是藍光的主要來源,其他像是螢光燈、LED(發光二極體)以及使用LED技術的電子設備,如電腦、筆記型電腦螢幕、電視、手機和平板電腦,也都會發出藍光。然而,限制孩子看手機或平板等設備的時間,除了須擔心會傷害孩童視力之外,最近有研究更表明,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發出的藍光可能導致孩子性早熟,需要特別留意。 -
高端疫苗爭議不斷! 張上淳說明未完成3期臨床困難點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4192台灣雖已進入新冠肺炎後疫情時代,但國內對於高端疫苗爭議仍是餘波蕩漾,臺大醫院與台灣醫學會8日舉辦高峰論壇記者會,疾管署署長莊人祥表示,衛福部著手編撰「後疫情時代防疫白皮書」,將口罩、疫苗到快篩試劑等防疫物資維持一定自製量能,視為重大方針,此外,強調高端疫苗雖未完成3期臨床,但這不是大挫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