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U=U
-
愛滋病去污名化!醫揭科學觀念 測不到病毒不具傳染力
兩性關係 / 愛滋病防治11233嘉義大林慈濟醫院家醫科醫師江瑞坤說明,日常生活中的擁抱、握手、共餐、使用公共設施,甚至被蚊蟲叮咬都不會傳染HIV,民眾不需過度恐慌。隨著醫療科技進步,愛滋已從過去的絕症轉變為可長期控制的慢性疾病,感染者只要接受適當治療與規律追蹤,便能擁有與一般人無異的壽命與生活品質。 -
台灣愛滋防治1997年納公費 2024年擴大給付長效針劑
兩性關係 / 愛滋病防治16848抗病毒藥物研發不斷精進,曾被喻為世紀黑死病的愛滋病已被視為慢性病,加上預防性投藥,近年來,台灣本土感染人數顯著下降。台灣自1997年開始提供公費愛滋藥物治療,感染者確診後即可用藥,自2024年起,部分符合條件的感染者可申請使用長效針劑,每2個月注射1次,用藥更為簡易。 -
別誤解愛滋病!民眾不知「U=U」 汙名化成防治挑戰
兩性關係 / 愛滋病防治8444依據2023年進行的愛滋防治政策民意調查結果,有關愛滋病毒量測不到即不會透過性行為傳染認知度部分,疾病管制署直言,僅5成民眾表示了解「U=U」的概念,顯示此概念並未普及。台灣愛滋病學會理事長洪健清表示,台灣目前愛滋感染第1線治療處方單錠複方藥物,只要1天1顆,愛滋感染者便能控制病毒量,期望透過正確的衛教資訊,讓大眾更加瞭解愛滋病毒傳染途徑與「U=U」觀念。 -
愛滋病友心理健康不斷惡化 9成8患者曾有憂鬱情緒困擾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723社團法人台灣露德協會於今日舉行記者會,公布愛滋感染者10年生活品質調查報告,指出感染者隨著治療進步,使患者生理健康品質大幅提升,壽命延長與一般人無異。然而,報告也指出,愛滋感染者的心理健康品質與社會關係品質依舊很差,不僅憂鬱、失眠比例偏高,擔憂疾病汙名造成不友善對待,更形成社交孤立與退縮。 -
孩子罹患愛滋!暖醫化解母親憂慮恐懼 新觀念揮別歧視
兩性關係 / 愛滋病防治4058為表揚致力投入於愛滋零歧視與去污名的第1線健康照護者,由國際愛滋病學會(IAS)發起、吉立亞醫藥(Gilead)支持的「我和我的健康照護者」提名活動,這次台灣共有5組獲選,於23日舉辦頒獎典禮,期望藉由他們的經驗鼓勵更多人提供HIV感染者友善的醫療照護,讓感染者能被一視同仁的對待。 -
愛滋病毒測不到=不具傳染力!4成感染者不知「U=U」
兩性關係 / 愛滋病防治3872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將7月2日訂為「U=U Day」,力求讓所有人不再為愛滋所恐懼。 -
《愛說不說》手機遊戲 以日常百態破除愛滋感染者汙名
兩性關係 / 愛滋病防治4063台灣愛滋病學會、台灣愛滋病護理學會旗下品牌概念「讓i發聲」,這次便與屢屢獲得國際多項遊戲大獎的台灣遊戲製作團隊《遊戲熵GAMTROPY》,聯手推出文字冒險力作《愛說不說》手機遊戲,將愛滋議題融入遊戲劇情當中。玩家可以透過遊戲感受愛滋感染者在職場與家庭間的社會壓力與蛻變,更巧妙置入愛滋衛教資訊提升民眾認知度。這款手遊自12月1日世界愛滋病日公開試玩以來,於兩大平台皆獲得玩家們4.8分以上的好評。 -
致敬美國棉被運動 曲家瑞代言「U世代:自畫像運動」
兩性關係 / 愛滋病防治3502台灣愛滋學會與台灣愛之病護理學會的醫護人員們,在12月10日國際人權日前舉辦「U世代:我們都一樣 自畫像活動」,募得356人的自畫像,並集結成長55公尺,寬7公尺的巨幅畫布,於中正紀念堂民主大道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