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罹癌種類有差別 日本醫生提醒不同年齡層檢查重點

36834
陳敬哲 報導
男女罹癌種類有差別 日本醫生提醒不同年齡層檢查重點
▲癌細胞長大成腫瘤,可能需要幾年的時間,及早按照風險規劃檢查,就能及早發現就治療。(圖/NOW健康製作;圖片來源/ingimage)

【NOW健康 陳敬哲/綜合外電報導】衛福部國健署統計數據,2018年每4分31秒就有人罹患癌症,大腸癌罹患率最高,但癌症並非急性疾病,與其說「罹患」不如說「發現」,當癌細胞出現到引發症狀,恐怕都已經有數年之久,所以年紀越大發現癌症機會越高,年輕時維持健康生活形態,年紀漸長開始要有規律癌症檢查。


癌症風險男女有別 「精準」檢查非常重要


日本國立癌症研究中心檢診研究部部長中山富雄表示,癌症檢查項目會根據年齡與部位決定,經由詳細資料分析,檢查容易發現的癌症,或不同年齡層也會有個別容易出現癌症,例如工作族群,男性發生癌症機會壓倒性比女性高,年過50歲後胃、肺、大腸檢查,最好定期接受檢查。


20多歲子宮頸癌就可開始 家長心理支持很重要


中山富雄提醒,女性癌症在不同年紀也會有風險區別,20多歲女性子宮頸癌危險開始增加,雖然年輕女性能有抵抗能力,但與未來生產有非常大關係,最好能規律接受檢查,年輕族群對檢查重要性,可能不是太了解,父母能夠積極給予20多歲女性支持,這對於提高接受檢查的意願,扮演相當關鍵的角色。


50歲後不論男女性 胃癌、肺癌、大腸癌都要小心


中山富雄也說,子宮頸癌風險有可能隨著年紀下降,當女性步入40歲開始,乳癌風險就會開始上升,50多歲就會跟男性差不多,在胃癌、肺癌、大腸癌發生機會逐漸提高;大概可以說,女性在20至30多歲開始,接受子宮頸檢查,40歲開始加入乳癌篩檢,50歲開始定期檢查胃、肺、大腸等。


健康生活降低癌細胞出線機會 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中山富雄認為,生活健康維持也非常重要,不要吸菸與過度飲酒,適度舒緩壓力,如果發現免疫力下降,就一定要改善生活習慣,癌細胞出現開始到成長到腫瘤,體積大到可以發現,很可能超過10年以上,當身體內有癌細胞出現,等到年紀到50歲開始,才開始有防癌相關應對措施,可能會太遲。


台灣4癌公費篩檢善加利用 特定風險應加強


台灣新光醫院腫瘤治療科主任醫師季框華表示,發生癌症與腫瘤,家族史、遺傳、性別、年紀、生活習慣等,很多因素都有關,如果能早期發現,治療方式能夠有較多選擇,效果也會比較好,台灣衛福部國健署有提供4癌篩檢,符合資格民眾,可以定期檢查讓癌症可以在早期發現。


自費癌症篩檢費用雖較高 生活花費可定期規劃調整


季框華強調,如果是非政府補助癌症篩檢,可以根據自身狀況評估風險,例如家族史與生活習慣等,雖然自費檢查會有相當花費,可以當作整年度對健康的重要投資,平時生活中能夠定期規劃一部份預算,1年能夠有1次檢查,例如全身正子攝影,可以藉由圖像確認是否有腫瘤出現,有助於早期發現與治療。


更多NOW健康報導
▸C肝追蹤莫輕忽!八旬肝癌嬤難動刀 標靶藥物成契機
▸新冠肺炎後遺症比想像更嚴重 近7成5患者受PESE之苦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