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治「動脈膜狹窄」 台大醫院:這方法同時逆轉失智

2095
陳郁茹 報導
不只治「動脈膜狹窄」 台大醫院:這方法同時逆轉失智
▲台大醫院心血管中心主任陳文鍾表示,主動脈瓣膜狹窄為退化性瓣膜疾病,好發於老年族群,症狀嚴重時,病患可能出現胸悶、昏倒,以及心臟衰竭。 (圖/NOW健康製作;圖片來源/ingimage)

【NOW健康 陳郁茹/台北報導】許多老年人都有動脈瓣膜狹窄問題,除了增加心臟衰竭風險,因腦部血流循環欠佳,還可能損及神經認知功能,台大醫院研究發現,部分主動脈瓣膜嚴重狹窄的年老患者在「導管人工主動脈瓣膜置換術」(TAVR)後,竟可逆轉認知功能,改善失智症狀。


老年人應注意 失智者恐與腦中風或心臟疾病有關


台大醫院心血管中心主任陳文鍾表示,主動脈瓣膜狹窄為退化性瓣膜疾病,好發於老年族群,症狀嚴重時,病患可能出現胸悶、昏倒,以及心臟衰竭,此時,腦部血液灌流下降,進而損害神經認知功能。


臨床研究顯示,26%鬱血性心臟衰竭患者出現神經認知障礙症狀,類似失智。約有1成失智症患者與腦中風或心臟疾病有關,主動脈瓣膜狹窄就是其中之一。


8旬高齡長者術前有失智、會喘 術後大為改善


台大醫院1項研究計畫收治156名平均82歲主動脈瓣膜狹窄患者,歷時5年,結果發現,其中1成患者在接受「經導管手術」後,認知能力獲得改善。


台灣大學心理系主任周泰立以病患家屬身分出席記者會,他表示,岳父進醫院、手術時已89歲了,之前在其他醫院確診為瓣膜狹窄,但該院無法處理,在台大團隊建議下,接受導管人工主動脈瓣膜置換術(TAVR)手術。


周泰立說,岳父術前狀況不佳,喘得很兇,還有失智症狀,手術時間很短,恢復狀況良好。術後不喘了,走路也很有精神,外出購物時,可以正確給出金額,找錢也變很快。


導管手術成功率有9成 台大已治療近5百位患者


台大心臟外科主任許榮彬說,傳統治療主動脈瓣膜狹窄的開心手術,不論是微創或開胸,都需要體外循環,容易造成細小微粒進入患者體內,甚至產生腦部損傷。 相較之下,導管手術除了造成的傷口小,手術時間約1.5至2小時,只需局部麻醉,不用體外循環,術後2至3天可出院,術後3個月到1年追蹤發現,認知功能獲得明顯進步。


台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林茂欣表示,該項手術術前評估檢查為超音波與高階電腦斷層,手術成功率高達9成7,台大已治療450例以上病人,部分病患可獲健保給付,但給付規定嚴格。


失智症狀會比心臟問題早顯現 醫師提醒應先檢查釐清


林茂欣說,台灣65歲以上長者中,約18%輕微認知障礙,其中8%可診斷為失智症,平均每13人老年人就有1人失智,80歲以上則每5人就有1人。


林茂欣建議,家中如有失智長者,應先釐清是否主動脈瓣膜嚴重狹窄,因為失智症狀可能比心臟衰竭症狀更早出現。如果及早發現、及早處理,就能讓長者遠離失智惡化、心臟衰竭等雙重威脅。


更多NOW健康報導
▸痔瘡讓人坐立難安!肛門靜脈血管不暢 七葉素幫你打通
▸體重破百肥胖傷身 縮胃曠腸搭飲食控制慢性病不藥而癒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