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呼吸道感染抓不到兇手? 採分子診斷工具精準偵測

3526
陳曉彤 報導
兒童呼吸道感染抓不到兇手? 採分子診斷工具精準偵測

【NOW健康 陳曉彤/新竹報導】3歲男童小聰過去健康狀況良好,但剛上幼兒園不久卻發燒、連續咳嗽3天,且感到呼吸費力,接受新冠及流感快篩均為陰性,無計可施下便掛急診住院,由於患者血氧濃度變差一度轉至加護病房,並診斷出肺炎。因男童無法吐痰,造成痰液培養的收集困難,醫師無法立即確定感染何種細菌或病毒,便先採廣效性抗生素治療。然而小聰的病情若持續惡化,可能需要插管、使用呼吸器,因此在經家長同意下,醫師改採鼻咽採檢,結果送驗幾小時後,偵測出是人類間質肺炎病毒 (human metapneumovirus, Hmpv)感染。


人類間質肺炎病毒流行 分子微生物診斷工具助精準偵測


新竹台大分院小兒部感染科醫師陳文發說明,人類間質肺炎病毒是近期呼吸道感染的主角之一,近幾年隨著診斷工具的進步及普及,此病毒開始被大家發現及認識。現在許多基層診所除了可針對過去大家較熟悉的流感病毒、腺病毒、新冠病毒外,人類間質肺炎病毒也同樣可藉由抗原快篩被偵測,而較大的醫療院所也有更敏感的分子診斷工具。


陳文發提到,分子微生物診斷工具近10年蓬勃發展,經過這2、3年新冠病毒的疫情,大家對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這個名詞不陌生,也知道其為更敏感的檢查方法。案例中的小聰就是藉由多重聚合酶鏈式反應,偵測出人類間質肺炎病毒,並經歷加護病房密切觀察和一般病房的支持性療法下,症狀才漸漸改善痊癒,最後順利出院。


呼吸道感染症無專一性 「症狀導向檢驗」及時掌握致病源


陳文發指出,過去兒童的呼吸道感染,大多仰賴臨床醫師的問診及理學檢查幫助診斷,但呼吸道感染症狀沒有專一性,多半表現都很類似,如發燒、咳嗽、流鼻水、喉嚨痛等,因此很難通過臨床問診及理學檢查確定病原菌,若沒有進一步執行檢驗(如快篩)的話,醫師無法及時掌握致病源。


陳文發表示,找出病原菌的好處包含,某些病毒可開立抗病毒藥物以加速復原、減少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如需使用抗生素則可以更精準地對症下藥(如肺炎黴漿菌)。因呼吸道感染症狀沒有專一性,故目前使用「症狀導向檢驗」,可依病人症狀(呼吸道、腸胃道或中樞神經感染症狀)直接採檢該部位,1次可檢驗多達22項病原菌,從採檢到結果出來只要幾小時的時間,不需要分項多次重覆採檢(流感、新冠、腺病毒等)。只是檢驗費用不便宜,是否使用健保或需自費,主治醫師會依病人臨床症狀及嚴重程度加以判斷。


# 首圖來源/新竹台大分院提供


更多NOW健康報導
▸攝護腺癌威脅男性健康 醫師盤點治療方法與優缺點分析
▸【下班聊健康】不想毛手毛腳!除毛大小事專家解迷思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