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醫院總額制」設點值上限 控門診量推動分級醫療

6704
陳如頤 報導
健保「醫院總額制」設點值上限 控門診量推動分級醫療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為了落實分級醫療,健保「個別醫院總額」新制於第2季全面上路,但部分醫院以限制掛號、提醒醫師多開些利潤較高的藥物,作為因應。對此,健保署長石崇良今(14日)表示,期盼大醫院以照護急重難罕等病人為主,研擬下半年針對診治難度較高的複雜病人,提高給付醫師診察費。


健保署推「醫院總額制」引擔憂 醫界龍頭台大醫院也喊苦


「個別醫院別總額」為健保署對每家醫院設立就醫人數與點值上限,控制不必要的門診量,鼓勵分級醫療。如醫院病患數量暴增,將分3階段下調點值,如果超過警戒點,醫院可能做白工,拿不到健保點值。


不少醫院憂心財務狀況愈來愈嚴峻,台大院長吳明賢之前針對院內同仁發出提醒信函,比喻這波變革如同「灰犀牛」,直言這是今年最大挑戰,但也強調不會拒收病人,會調整制度與人力,確保病患安全與財務穩定。


外傳台大醫院打算第3季調漲掛號費,不過,衛福部長邱泰源表示,據他了解,台大醫院從來沒說過要漲掛號費,還稱讚台大院長吳明賢「有氣魄」,相信台大會為健保永續配合政策而努力


石崇良指出,台大目前掛號費僅收100元,遠低於部分區域醫院,許多診所都已經提高至200元,但沒聽說台大打算漲高掛號費。健保最核心的是「分級醫療」,希望大醫院專注照顧重症與罕病,輕症則應下轉其他院所,讓專科醫師有時間好好看診,這才是新制度的真正目標。


健保署研議調整診察費給付 醫師診治複雜個案將獲更高報酬


全民健康保險法第43條規定,保險對象於門診或急診就醫,收取的部分負擔金額為醫療費用的20%,未經轉診至不同層級醫院需自付30%至50%,但儘管健保實施30年,卻因擔憂增加民眾負擔,遲遲未能落實。


石崇良強調,將逐步調整部分負擔,召開專家會議,做好財務評估,提交共擬會議討論,待政策規劃成熟後,再對外說明。期望讓醫學中心以接受經轉診病人為主,不會立刻強硬推動50%的部分負擔。


此外,健保正研議調整診察費給付制度,現行醫師診治病人,不論個案病況難易程度,健保給付價格一律相同,下半年將訂定一般診察費、複雜個案診察費,提高治療複雜病人的診察費,實際金額則仍待討論而定。


# 首圖來源/衛福部提供


更多NOW健康報導
▸換季乾眼症發作!過敏性結膜炎恐加重病情 醫師曝解方
▸經常後腳跟痛? 復健科醫師教你7招緩解足底筋膜疼痛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