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
-
心臟衰竭不易發現 「疲球心」死亡率高於癌症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874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執行長暨心臟學會理事長林俊立指出,多數人以為心臟衰竭是老年人專有疾病,但調查發現,國人心臟衰竭患者年齡逐年下降,且認知不夠,超過五成(52%)患者直到初次急診送醫才知道罹患心臟衰竭。 -
入冬最強寒流報到 高血壓患者慎防中風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3623一般來說,血壓偏高的因素,包括肥胖、老化、飲食習慣偏重口味,以及不運動等有關。不過,經濟不景氣,許多上班族工作壓力沉重,林俊立指出,門診顯示,壓力型高血壓患者越來越多,其中又以年輕族群增加幅度最為明顯。 -
心臟衰竭認知不足 九成民眾以為沒救了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940心臟基金會透過網路調查全台349位40歲以上的受訪者,高達九成的人認為,一旦經診斷出心臟衰竭就等於被宣告死亡,但也有六成七的民眾低估心臟衰竭的危險性。心臟基金會副執行長葉宏一教授表示,因心臟衰竭死亡的大多為65歲以上年長者,任何心臟疾病皆可能惡化為心臟衰竭,應養成對心臟衰竭的正確認知,積極治療才能有效提升疾病存活率。
-
小時候胖不是胖? 未來罹心血管機率高三倍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6為響應2012世界心臟日主題「婦幼安心 全家歡心」,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舉行記者會,提出的「安心7要」(Life is simple 7),並在基金會網站設置「安心小超人」衛教遊戲本供民眾下載,呼籲全家大小一同檢視生活型態,遠離心血管疾病。 -
全台逾20萬人心房顫動 小心引發中風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253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理事長陳志鴻表示,「心房顫動」是最常見的一種心律不整,常出現心悸、頭暈、疲倦、胸悶、喘不過氣等症狀。正常人的心跳平均每分鐘跳動60~100下,但是心房顫動患者因為心臟中產生訊號的機轉出錯,造成心房每分鐘跳動高達350~500下,形同顫抖狀,間接影響心室跳動不規律,使得血液在心臟時容易凝滯形成血栓,當血栓隨著動脈流至全身,便可能引發動脈栓塞,嚴重時甚至發生在腦部,引起腦中風。
-
心悸、胸悶心房顫動警訊 量脈搏助保命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108一名65歲的黃先生就曾因為疏忽心房顫動引發的胸悶、無力等症狀,險些引發中風,所幸透過治療及藥物預防中風,已重拾對健康的信心。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理事長陳志鴻表示,許多民眾都知道高血壓會引發中風,但卻忽視心房顫動其實也是導致中風的幕後推手。 -
心臟支架評比發表 第三類別支架受矚目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914 -
量血壓量體重 高血壓控制兩大關鍵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