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中風機率
-
長庚研究證實 C肝患者罹心臟病風險高於B肝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610研究顯示,C型肝炎比B型肝炎更容易誘發心臟疾病,如急性冠心症高出1.38倍、急性缺血性中風高出1.31倍,死亡率甚至比B型肝炎高出1.48倍。此研究刊登於2018年1月的國際期刊《動脈粥狀硬化》(Atherosclerosis)。 -
適度飲酒有益心血管? 最新研究打臉此說法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347這項研究是由英國的牛津大學和中國的北京大學,以及中國醫學科學院所共同執行,對50萬名中國人進行研究追蹤10年,發現適度飲酒,也就是每天最多2杯酒,就會使中風的風險增加約10%至15%,每天若喝4杯酒的話,中風風險將增加至35%,同時也略微增加了高血壓的風險。 -
壓力症候群帶來的心理創傷 恐不利心血管健康
醫美減重 / 養生抗老4065研究追蹤約13萬7千名瑞典成人的醫療紀錄,他們都被診斷出患有與壓力相關的心理症狀,多為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急性壓力疾患和適應障礙等。根據美國退伍軍人事務部(VA)的數據顯示,急性壓力疾患與PTSD症狀雷同,差別在於時間點,急性壓力反應會發生於創傷後的第1個月;而PTSD是在症狀持續1個月之後才會被診斷出來。 -
熟女腰圍過粗是警訊 心臟病及腦中風機率大增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77愛吃甜食、熱衷下午茶,但又不太運動,許多女生年過50之後,腰圍卻越來越粗,體重慢慢增加,台北馬偕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黃麗卿提醒,女性腰圍超過80公分,即屬於腰圍過粗,罹患心臟病及腦中風的風險分別增加2至4倍,腰粗成為更年期女性最重要的健康危險因子。 -
負能量傷「心」? 研究:恐增心血管疾病風險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811英國有一項研究,認為焦慮、憂鬱或負面情緒,會使45歲以上成年人罹患心臟病和中風機率增加,且女性影響較男性大,研究刊登在《循環:心血管品質結果》(Circulation: Cardiovascular Quality Outcomes)。 -
心房顫動患者中風機率升 路透社專訪北榮研究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308心房顫動是臨床上最常見的心律不整,在台灣的盛行率大約為1%,根據國內1項最新研究發現,心房顫動病患確診1年後,約有16%的患者中風風險上升。也就是說,全台灣約有23萬名心房顫動的病患會因為心房顫動而增加3至5倍腦中風的風險,因此預防中風是治療心房顫動病患的重要課題。 -
長期打鼾身體恐缺氧 中風心血管疾病機率增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552陳小姐今年45歲,體檢報告沒有糖尿病、高血壓或高血脂等慢性病史,但睡覺時卻會慣性打鼾,頸動脈超音波檢查後,發現頸動脈內中膜增厚,甚至粥樣硬化;進一步安排睡眠檢查後,發現有輕微的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 -
年輕人小看耳鳴? 10年後腦中風機率增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5751別以為耳鳴只是小問題,如果不積極治療,容易錯過黃金治療期,同時埋下日後健康的危機!最新一項醫學研究追蹤近10年來從年輕到中年族群的男女性,發現年輕時曾有耳鳴症狀者,未來發生腦中風機率較大,是年輕時無耳鳴症狀者的1.66倍,此項研究成果去年已獲國際知名期刊《第一公共科學圖書館雜誌》(PLoS One)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