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中風風險
-
疫情當前關在家擔心悶出病? 試試泡個熱水澡吧!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808日本大阪大學社會與環境醫學教授Iiro Hiroyasu Iso博士表示,研究追蹤了1990年時年齡在45至59歲的人,直至他們死亡或是到2009年底(以先到者為準)。將其他因素納入考量後,研究人員發現,與每個星期僅泡1到2次洗澡,甚至不泡澡的人相比,每天洗熱水澡的人心臟病風險降低了28%,中風風險則降低26%。 -
適度飲酒有益心血管? 最新研究打臉此說法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345這項研究是由英國的牛津大學和中國的北京大學,以及中國醫學科學院所共同執行,對50萬名中國人進行研究追蹤10年,發現適度飲酒,也就是每天最多2杯酒,就會使中風的風險增加約10%至15%,每天若喝4杯酒的話,中風風險將增加至35%,同時也略微增加了高血壓的風險。 -
治療心律不整不再侷限藥物 電燒手術更勝一籌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5439案例1名陳先生原先在其他醫院門診控制三高,因近日容易心悸、頭暈,經檢查診斷為陣發性心房震顫,並且接受心律不整藥物及抗凝血劑的治療,但成效卻不理想,不僅原先狀況未獲改善,現在甚至走一小段路就開始氣喘如牛,最後轉而求助成大醫院進行治療。 -
慢性病患年節用藥5撇步 提早為健康做好準備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3789過年期間各大醫院及診所多半休診,萬一慢性疾病患者出現身體不適,就醫可說是相當困難。財團法人藥害救濟基金會特別整理「過年健康準備5撇步」,讓慢性疾病患者年節提早為健康做準備。 -
心房顫動患者中風機率升 路透社專訪北榮研究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306心房顫動是臨床上最常見的心律不整,在台灣的盛行率大約為1%,根據國內1項最新研究發現,心房顫動病患確診1年後,約有16%的患者中風風險上升。也就是說,全台灣約有23萬名心房顫動的病患會因為心房顫動而增加3至5倍腦中風的風險,因此預防中風是治療心房顫動病患的重要課題。 -
心房顫動9成不自知 醫盼納入老年健檢項目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308台北榮總心臟內科主治醫師趙子凡表示,約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的心房顫動病患並無臨床症狀,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心臟亂放電,許多患者是因中風急救時才被確診,但不少人為時已晚,必須終身臥床。
-
不只是痛! 帶狀皰疹也會增加心肌梗塞風險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5420韓國研究顯示,帶狀皰疹除了造成皮膚的疼痛之外,還會增加心肌梗塞、中風等風險,研究刊登在《美國心臟病學會雜誌》(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
遠離中風危險因子 這4種壞習慣要不得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5200世界中風組織表示,腦中風的危險因子除了年齡、性別、種族與家族史之外,九成的腦中風與危險因子有關。預防腦中風必須從認識危險因子開始,國健署呼籲民眾一起檢視以下重要的危險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