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主動脈
-
全台凍起來慎防主動脈剝離 尤以這類型死亡風險最高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5845談到主動脈剝離,近來許多位名人因主動脈剝離而驟逝,讓人不勝唏噓。根據統計,每年大約100萬人中有5到30人罹患此疾病,發生年齡常見於40到70歲之間,是1種罕見但致命的心血管疾病。所以主動脈剝離到底是什麼?竟能讓人在短時間內喪命?民眾又該如何預防? -
孕婦主動脈剝離數次瀕死 剖腹產逾16小時手術保住母子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3471蔡貴棟醫師指出,主動脈剝離發生率約每年每10萬人口的2到2.5個百分比,好發於動脈硬化、三高、肥胖、先天性結締組織病變患者,「另外,孕婦在第3產程時,受胎兒成形影響會增加20%的母體心臟輸出量,併發主動脈剝離的風險是同齡無懷孕女性的4倍。」 -
高血壓比主動脈剝離可怕! 日常「致命飲食習慣」曝光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457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黃彥彰說明,主動脈是負責將心臟打出的血液輸送全身使用的血管,需要承受由心臟射出的高壓血流,若主動脈的血管壁內緣產生破損,而血流由破損缺口灌入主動脈的血管壁之中,造成血管壁撕裂,就稱做主動脈剝離。 -
鼻過敏導致鼻水「共共流」 檢查竟發現罕見翼管神經瘤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3019才30多歲的張先生,從小就有鼻過敏症狀,吃東西不論冷熱,都會鼻水直流,連吃藥、噴鼻噴劑都無法改善。張先生原想放棄治療,但看到侄子嚴重鼻過敏流鼻水是透過翼管神經手術解決,重燃希望而就醫。 -
寒流來襲小心「沉默炸彈」腹主動脈瘤一旦破裂恐致死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4538國軍桃園總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顏至謙表示,主動脈疾病分為2種類型:主動脈剝離就是其中之一,日前過世藝人小鬼黃鴻升就是因主動脈剝離的緣故。而無法及時送醫治療,死亡率高達7成至9成之多!然而,主動脈剝離通常無法事先篩檢出來,導致經常發生令人惋惜的遺憾。 -
高血壓出現胸悶勿掉以輕心 恐冠狀動脈阻塞徵兆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9098林先生自述,過去有抽菸、喝酒的習慣,為了減重,1周平均跑步3至4次,每次5公里,雖然每年健檢除了高血壓外,報告上沒有其他紅字,但總是覺得慵懶沒精神。直到去年底發現血壓經常飆到200mmHg,爬上2樓難如登天,跑500公尺便跑不下去時,驚覺身體有異狀,才趕緊赴醫檢查。 -
胸痛原因難預測 奇美急診結合AI輔助有效降低誤判率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031奇美醫學中心於2019年5月正式成立「醫療大數據庫暨人工智慧運算中心」(簡稱AI中心),做為奇美醫療體系研發醫療照護AI之基地,致力於發展具奇美醫院特色的AI系統。奇美醫學中心急診醫學部與該院AI中心合作,透過大數據發展這套「人工智慧(AI)輔助急診胸痛預測系統」準確度可達9成,目前已實際運用於臨床,為國內急診醫療AI先驅。 -
96歲阿嬤暈倒發現主動脈瘤 血管支架治療後開心報佳音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2408家屬表示,呂阿嬤過去曾罹患淋巴癌,也戰勝過帕金森氏症,甚至還小本經營蝶豆花網購事業,旁人都誇相當不容易,此外阿嬤有堅定的宗教信仰,永遠以正能量面對人生大風大浪,為此家人還為她成立臉書粉絲團「勾錐夫人」,希望透過阿嬤的樂觀豁達以及人生智慧,將正向的處事態度影響更多人,臉書記錄阿嬤樸實無華的日常,並不時冒出人生金句,也讓阿嬤圈粉破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