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休息時間
-
照顧者也能喘息!家總試辦2對多照顧 緩解長照人力荒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4252「互助喘息」服務已申請通過國科會人文處以包容為導向科技計畫, 目前在台北市「復華長青多元服務中心-復華據點」、「萬華中正據點」,嘉義市「幸福樹日照中心」、「厚福花甲食堂」共計4處據點試辦,除了家庭照顧者,外籍看護工也可加入換工。 -
鼓勵母乳哺育!政府4面向推動 辦抽獎活動邀全民響應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3532國健署因應今(112)年國際母乳週主題「促成母乳哺育,為職場家長創造改變」強化鼓勵職場母乳哺育的政策,期盼透過政府、醫療體系、職場及社區(家庭)等共同保護、促進及支持母乳哺育,提升哺乳友善環境。 -
初入職場適應不良?心理師授4妙招 助新鮮人增自信心
醫美減重 / 心靈成長4285不少準新鮮人初踏入職場後,容易因上述因素造成焦慮、憂鬱、睡不好等症狀,還可能用暴食、飲酒等不健康的行為試圖因應壓力。這些狀況不僅影響身心健康,也會干擾工作表現,陷入惡性循環。 -
上班盯電腦、下班狂追劇!視線變扭曲 竟是這眼疾上身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4735眼科醫師朱智盟表示,黃斑部病變的發生是因眼球後方視網膜中心的黃斑部接收過多的光源,感光細胞在不斷接收光線、形成影像的過程中產生氧化自由基(OH-),過多的自由基會對組織造成傷害,進而引發影像扭曲、色調異常等現象。一旦黃斑部發生病變,就只能延緩而無法根治,倘若發現得晚或放任不治療,嚴重甚至可能失明,好發於高度近視族群為50歲以上中老年人、高血壓以及糖尿病患者,因此要想及早阻止黃斑部產生病變,必須做好日常生活中的正確用眼習慣,並且每半年定期至眼科檢查。 -
開車返鄉健康狀況愛注意 醫師提點上路前要注意這些事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2119疫情解封加上春節長達10天連續假期,不少人已經規劃好出遊或返鄉行程。如果是自己開車,除了要注意路況,也需要關心駕駛人的健康情形。 -
糖尿病年輕化!預防勝於治療 醫示警從小學開始打基礎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6263糖尿病年輕化是指40歲以下的年輕族群罹患糖尿病,英文稱為YOD(Young Onset Diabetes)。台大醫院內科副主任王治元表示,年輕發病的患者最大的特色就是沒有症狀,即便血糖高到200多也是無感,真正會因為多吃、多喝、多尿、酮酸中毒而到門診或急診的人並不多,除非出現急症。 -
公費流感疫苗第2階段開放接種! 王必勝透露下周去打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990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8)日在記者會上宣布,111年公費流感疫苗自11月1日起開始第2接段施打,公費對象為50歲到64歲沒有高風險慢性病成人。王必勝公布,公費流感疫苗自11月起開始第2接段施打,對象為50歲到64歲沒有高風險慢性病成人,而第1階段開放的對象如果未接種,第2階段的時間依然可以前往打疫苗。 -
預防近視從用眼習慣著手 近視控制方法多該如何選擇?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76去年疫情嚴峻期間,學童青少年在家遠距學習,眼科醫師發現,不少小朋友近視度數暴增,3個月增加100多度,提醒家長,一定要注意孩子使用3C產品的距離,至少保持30公分,適當讓眼睛休息,並注意光線,才能延緩近視度數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