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健康習慣
-
健康體位很重要!國健署推出減重遊戲 助兒童擺脫肥胖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270國民健康署表示,為了協助孩童擁有健康體位,推出全新「兒童健康體位大富翁」遊戲,宣導「FIT健康3核心」,包括Fitness(身體活動)、Intake(飲食)和Teamwork(團隊合作),並鼓勵親子共同參與,引導孩子養成健康習慣,為未來打下良好的健康基礎。 -
54歲翁用藥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 竟讓B型肝炎病毒活化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3474藥害救濟基金會提醒,患有病毒性肝炎的病人就醫時,請務必告訴醫師病史及正在服用的藥品,尤其當疾病治療需使用免疫調節之藥品時,更要特別警覺肝臟發出的求救訊號。 -
死亡率比常人高出5倍! 老年衰弱症恐讓身體隨時垮掉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3451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家庭醫學科主任葉孟奇說,臨床上發現,有「老年衰弱症」的老年人是不良健康後果的高危險群,往往需要較多的健康照護及社會資源使用,比起強健的老人死亡率甚至高達3至5倍。 -
三高慢性病奪走近7萬人性命! 落實3件事有助逆轉疾病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946國民健康署宣導,民眾要預防三高,應從源頭做起,養成健康生活習慣,包含戒菸、節酒、健康飲食及規律運動,定期健康檢查及異常追蹤,才能及早控制慢性疾病的發生。 -
慢性疾病自我檢測!國健署推出1平台 簡單5步驟護健康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980慢性疾病占我國十大死因一半以上,其中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腦中風等更是長年榜上有名。依據國民健康署110年成人預防保健服務資料顯示,40歲以上接受成人健康檢查服務的民眾,近4成血壓異常、近3成血脂異常、近2成血糖異常,更有近5成民眾腰圍過粗,而三高等慢性疾病發生的危機,就隱藏在這些健康檢查的紅字中! -
腸躁症會改變排便形狀? 養成健康生活5習慣降低風險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938腸躁症是1種功能性腸胃道疾病,一旦患病,便會容易出現反覆腹痛和排便習慣改變等症狀,其中排便習慣改變包括大便形狀或頻率異常,全球近5至10%的人口,都有這方面的問題,近期1項發表於英國醫學期刊(BMJ Journal)研究發現,若想改善腸躁症不適症狀,或是預防腸躁症發生,就應養成5種健康好習慣,即可降低發病風險。 -
如何維持健康習慣?龍年3步曲跟著做 飲食運動不放過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877國健署強調,龍年開始之際是建立健康生活型態的最佳時機,民眾在過年期間,飲食與運動如何兼顧,也是重要的挑戰!飲食方面建議以「分食」的概念一起享用,既可以享用多樣的美食,亦可以降低熱量的攝取。 -
放長假壓力比報稅季更大? 6成美國成年人有相似困擾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6851即將到來的7天春節連假,你規劃好要做什麼了嗎?除了返鄉與家人圍爐團聚外,也可趁這波假期規劃與家人一同出國旅遊,不過,看似無憂的假期,美國心臟協會 AHA 官方網站於2023年12月的新聞稿指出,79%受訪者認為在假期中,他們太過於將焦點放在為他人創造特別的時刻,卻忽略自身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