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健康習慣
-
培養健康好習慣可延壽! 日研究:有慢性問題者也有效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631最近日本1項研究發現,只要在生活中養成好習慣,即使已經80多歲,也可以延長壽命。日本大阪大學研究人員表示,包括減少飲酒、不抽菸、減肥和增加睡眠等,對於長壽皆有很大的好處,而且即使對有慢性健康問題的人也是如此,研究刊登在《年齡與衰老雜誌》(Age and Ageing)上。 -
8成心血管疾病可以預防! 這些日常生活壞習慣快遠離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4858根據衛生福利部108年死因統計,心臟病是國人第2號殺手,平均每26分鐘就有1人死於心臟病,如再加上腦中風、高血壓、糖尿病及腎臟病等血管性疾病,每年則造成5.3萬人死亡,超過頭號殺手癌症奪走的人命。老化雖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之一,但隨著生活型態改變,工作壓力大、少運動、外食族居多的年輕族群,更應愛護自己的心,檢視壞習慣有多少,風險就會有多高,千萬別仗著年輕就不管,維持健康生活型態,避免心血管疾病帶來的威脅才是上上之策。 -
養生從日常做起 中醫調整體質兼顧健康與美麗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969勤美堂中醫位於新北板橋地區,中醫師李含恩表示,經絡學是中醫的基礎理論,人體有12經絡,其走向由肺經開始,沿大腸經、胃經、脾經、心經、小腸經、膀胱經、腎經、心包經、三焦經、膽經、肝經,最後再回到肺經,成為1個循環脈系,是人體氣血運行的網絡,大部分的疾病、勞累、痠痛,都是起源於長期久坐或久站、缺乏運動、作息不正常,氣血循環不順暢所引發。 -
癌症治療之路漫長 近8成癌友難負荷藥物治療費用重擔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2813調查結果顯示,51%的癌友及76%的家屬感到「藥物治療費用」帶來的壓力最為沉重,高達32%的癌友與24%的家屬擔憂因癌症停止工作所導致的收入中斷,60%以上癌友認為自己雖已有保障,但仍有購買醫療保險的意願,而調查中也發現實支實付的商品是癌友和癌友家屬的保障首選。 -
兒童健康促進從小扎根 幼兒園試辦成果顯著獲各界認同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2825為促進幼兒健康,國民健康署檢視幼兒各項健康數據,根據106年近視率統計,大班幼兒有將近1成近視,國小1年級卻已攀升近2成;而1至4歲兒童死亡率第1名為事故傷害;且兒童肥胖率在幼兒園大班已占18至20%,因此於107年訂定發展幼兒園健康促進模式,優先擇定「視力保健」、「事故傷害防制」、「飲食營養」及「健康體能」等4大議題,107年8月至108年6月以「幼兒園的健康政策」、「幼兒園健康技巧與行為」、「家長溝通與社區資源」3大面向,選擇6所幼兒園進行試辦,並獲得各界認同。 -
34歲無家族病史竟檢查出大腸癌 這些壞習慣種下禍根
癌症新知 / 腸癌9705北投健康管理醫院黃洸偉主任表示,楊先生在無痛大腸鏡檢查中,發現大腸內有1個2公分的腺瘤型瘜肉,在檢查同時也一併進行瘜肉切除,病理檢查報告確診為0期大腸癌,其癌細胞僅在黏膜層尚未擴散到其他部位,切除後的治癒率幾乎是100%,且不需要追加化學治療,後續楊先生也聽從醫師建議定期追蹤,有了這次經驗更體會到健康檢查的重要性。 -
覺得孩子比同學矮一截? 把握轉骨期身高也能逆轉勝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2949其實受到飲食西化、營養較充足的影響,台灣人平均身高有成長趨勢,只是隨著生育率降低,每個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的瑰寶,除期盼孩子課業不要輸在起跑點外,在身材方面也希望能成為人中龍鳳。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陳欣瑜指出,以西醫學觀點來說,人的一生中有2次生長加速期:分別是出生至1歲及青春期。 -
大腸癌連續12年居國人癌症首位 女性乳癌發生率最高
癌症新知 / 癌症百科9097根據國健署統計,2017年全台癌症發生排比,分別為大腸癌、肺癌、乳癌、肝癌、口腔癌、攝護腺癌、甲狀腺癌、皮膚癌、胃癌、食道癌,總人數11萬1,684人,前5位人數就占57%,並且除肝癌、口腔癌、胃癌有人數標準化發生率下降外,其他7個癌症標準化發生率都持續上升,顯示多個癌症發生率都在上升。